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金融资本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金融资本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版CDS争议中上路 短期或不会大批推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虹

中国版CDS(信用违约互换)日前正式落地,引起业内普遍热议。对此,专家指出,中国版CDS产品短期内来看,带有很强的探路性质,不会大批推广。如果使用得当、监管到位,对于部分企业来说,能够加大稳健经营的概率。

短期加大金融风险可能性小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日前正式发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及相关配套文件,这意味因美国次贷危机而被中国民众所认知的CDS(信用违约互换)在中国也正式落地。业内对此热议不断,有市场人士担心,中国版CDS在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业绩趋缓、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落地,可能会加大国内金融风险。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记者表示,中国版CDS产品实际上是试点性质的,能够真正进场交易的投资者其实不会太多,甚至会有门槛。所以短期内来看,带有很强的探路性质。如果后续大规模推广此类产品,那么更多的是从完善金融工具角度出发的,这个时候对于此类金融产品来说,能够增加投资者投资品种的选择,同时也能够针对市场波动进行风险的对冲。

“对CDS的认知,其实我们存在着很多误解。CDS并非次贷危机根源,它只是被滥用了!”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从目前公告来看,中国版的CDS暂时还未有明确的准入门槛标准等,因此规避道德风险至关重要。市场对美国CDS引发的上一轮金融危机仍心存余悸,硬币也总是呈现两面性。CDS对银行的影响,从风险缓释方面而言,可以看做是一种风险对冲、管理流动性风险的工具,的确有防止引发系统性风险的积极作用。

使用得当将助力企业经营

民生银行总行内部人士分析,CDS这类金融衍生品也是对国内金融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是进行金融对冲、风险调控的金融产品,使用得当的话,的确可帮助企业规避一定投资风险。

“CDS现在不仅是没有明确的准入门槛标准,还包括相关制度、政策、数据、信用评级等一系列相关事务都亟待逐步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时间内大批推出可能性较小,这也给了企业一个了解相关产品的时间。”嘉禾投资有限公司高管表示。

严跃进表示,此类金融产品推出,会使得后续企业之间的交易有了一道防火墙,即各类企业可以通过认购此类金融产品来锁定交易成本,防范资金亏损。这对于部分企业来说,能够加大稳健经营的概率。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也认为,CDS作为金融工具本身是中性的,关键是用得恰不恰当,监管是否到位。

宋清辉表示,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国内大多数企业投资意愿出现回落,面临经济持续放缓压力。经济转型亦尚未完成,企业经营下滑风险加大,尤其是一些强周期性行业和过剩产能行业受冲击最为明显,债券违约频发趋势的延续是大概率事件。CDS基本等同于债市的股指期货,其对债券市场带来的影响,与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雷同,是长期而深远的。CDS可以进行风险对冲,即使打破刚兑,很多金融机构也不至于血本无归,机构认购债券的意愿或会大幅度上升。

真正落地尚待时日

据记者了解,在美国银行监管趋严和不良资产压力加大以及当时的低利率的背景下,CDS在1995年诞生于摩根大通。1995—2002年是CDS平稳发展时期;2002—2008年经济形势好、企业违约率低,CDS市场进入过度投机迅速发展期,而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市场回归理性;随着CDS监管和交易的加强和规范,2009年至今是CDS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期。

截至2016年6月底,全球存量CDS名义金额达12.1万亿美元。成熟CDS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银行、对冲基金、券商、投资公司、养老金、企业、政府机构和评级机构。一般来说,在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初期,商业银行是最主要市场参与者。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对冲基金等投机型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并逐渐成为主要的市场参与者。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表示,CDS的真正落地需要较为完善的金融监管、交易结算和信息披露制度。如果缺乏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将会增加杠杆的风险敞口,削弱金融体系稳定性。此外,还应建立与CDS业务发展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如做市商制度等。

中金公司研究员王志飞指出,短期来看,受制于国内信用风险定价机制不完善、机构风险偏好过度趋同以及相关配套机制不足等因素,新版CDS虽然做了诸多改进,但发展壮大预计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国内信用风险定价机制相对薄弱。其次,CDS买方过多,卖方缺乏。最后,会计和法律方面的配套机制需完善才能充分发挥相关产品的风险缓释功能。不过,随着市场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以及配套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中国版CDS在对冲信用风险、提升信用债的市场流动性以及完善信用债券的风险定价机制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