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循环之美·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循环之美·调查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循环农业 “盘活”农村资源

“一亩三分地”的点状农业正在向规模化的农业园区模式迈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季辰

生态农业作为循环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全国多地展开试点,浙江省作为农业部最早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近年来在改变耕地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而事实上,生态农业园区的探索正在各地多点开花。

制度和顶层设计是关键

位于宁波慈溪农业开发区的一家现代化养殖基地,近日来广受关注,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蛋鸡养殖场。这家养鸡场每年产生的2.8万吨鸡粪,可以制造有机肥2万吨,满足5万亩左右的土地用肥。并且在鸡舍实现了粪便机械化自动清理,通过养殖场的地下管道系统,统一收集到有机肥生产车间,生产的肥料则被用于附近的农产品种植。

在生态农业中,养鸡场的垃圾资源化技术相对成熟,鸡粪可以制造有机肥,用于蔬菜水果、牧草等农作物的种植,一方面供应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还可以返回到鸡舍,用作饲料,形成企业内部、企业间的小循环。

从整个园区来看,慈溪农业开发区拥有17家企业,包括3家大型畜牧养殖企业以及数家蔬菜水果加工企业、饲料、有机肥生产企业,而养殖加工所产生的废弃物,用来发酵生产沼气,实现清洁能源发电,实现园区大循环,相关专家表示,这样的养殖基地,将养殖育种有机结合,从循环经济的理念出发,实现绿色生产。开发区已成为首批省级先导农业综合区,首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水利科技示范区。

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样板示范区落户湖州市吴兴区,通过推进养殖污染整治,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求使化肥、农药使用实现零增长。

除了畜禽粪便以外,秸秆的综合利用也是近年来各省市农业产业园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从技术的角度来讲,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已十分成熟,重点还是制度完善和顶层设计。

不用化肥农药,就意味着园区循环化要实现天然有机肥的足量生产。园区通过秸秆的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使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5.17%。在太湖高新区的塘红村,近日来每天都能收获黄豆和玉米的秸秆2万斤,而这些“废弃物”生产的秸秆混合生态饲料,成为养殖基地7000多头湖羊的盘中餐,而产生的羊粪再次成为种植所用的肥料。园区能够形成这种垃圾资源化的关键,就在于垃圾有了用武之地,据了解,该基地的秸秆每斤7分钱,羊粪每包8元钱。农民通过秸秆资源化,每包有机肥能够节省192元钱。垃圾自然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宝贝”。

创新产业留住“壮劳力”

从农户间的小循环,再到产业园区间的大循环,直至县域间更具规模的循环,在衢州、龙游等地区,依靠大型企业,对畜禽粪便等农业垃圾定期统一收集,集中处置,生产沼气、用于发电,并将沼液产品通过专用的设备,运送到各大农业生产基地,实现生态农业的大循环。

作为鱼米之乡,让人津津乐道的自然少不了“稻鱼共生”的生产模式。作为全球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青田县的稻田推广面积已达到10万亩,田鱼年产值近亿元,水稻年产值达1.5亿元。

面对农业转型新趋势,衢州江山大陈村巧用绿色循环农业“盘活”农村资源。浙江省人大代表、江山市大陈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表示,如今,不少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村子里闲置农地增多。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业良性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大陈村通过土地确权与流转,打造精品高效农业园区,多样化、规模化布局农业发展。

在汪衍君看来,通过土地流转和进一步招商引资,从前“一亩三分地”的点状农业正在向规模化的农业园区模式迈进。“我们村还将农业园与乡村特色旅游相结合,并融入乡俗故事、村歌音乐剧等文化基因,使传统农业经济转型为绿色循环经济,形成丰富的产业链。”汪衍君说。

《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在优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结构中对未来的发展目标将围绕“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及“初步建立循环性产业体系”进行。到2020年,全省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力争达到7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规模畜禽养殖场整治达标率达100%。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力争培育50个省级以上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按照生态循环型工业、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和绿色循环型服务业发展需要,继续加强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管理,培育100个以上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打造一批绿色循环型服务业发展集聚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