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央企创新:内外联动多点突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星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在惨烈竞争中最有效的途径。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拥有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独特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央企强势的表现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科技创新主力军。
培养人才激发创新动力
长期以来,因大部分央企主要扎根于装备制造、矿业等领域,在公众眼中,央企形象往往都是“传统”的。事实上,随着改革意识和创新理念不断深化,近年来,央企加快创新步伐,立足于自身产业,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在创新驱动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领军者”的作用。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央企研发投入达到3500亿,超过全国总研发经费的四分之一。仅2011年到2014年,中央企业累计拥有的有效专利数达到了32.5万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8万项。
由于企业所属行业以及自身条件存在差异等因素,各央企在技术创新道路上所作出的尝试也有所不同。但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有企业都存有共识,尽量花最大力气来建设。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了解到,2011—2015年该集团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1.5%,同时,航天科工还注重培育员工成长,挖掘各类人才潜能,激发创新活力。目前,航天科工45岁以下重点项目总指挥、总设计师、总研究师占比超过30%,建立了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人才,解决人才问题要靠机制。”一海通首席技术官兼副总经理唐红斌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由中海集运、中海科技共同出资打造的一家专业从事跨境运输和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公司,一海通在创新人才的引进方面与传统央企有所不同。核心技术骨干均持有公司股权。目前,一海通公司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40%,90%以上的产品研发均由自有研发人员完成。
投资新兴产业
实现资源联合
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创新研发需要长时间持续的投入,越来越多的央企在技术创新领域投入不断增大。但国有企业固有的局限性也让一些央企意识到,光靠企业内部的技术力量来承载整个企业的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有力量。因此,一些在充分竞争领域的央企通过投资相关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内外联动”创新道路。
8月18日,国内最大的国有风险投资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正式成立,总规模按2000亿元人民币设计。其设立的目的便是推动国企改革和技术创新。
同时,部分央企在牵头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立创新投资基金、构建创新孵化平台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据统计,中央企业牵头国家及地方技术创新联盟141个,50多家中央企业共发起和参与基金179只,构建面向社会的创新孵化平台57个,创业创新平台27个。
舍得花钱并不意味着盲目投资。今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央企投资应瞄准提高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相关领域,以及投资重视加快创新和促进投资消费质量相关领域。而在近两年的投资表现中,央企主要投资的领域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分布式能源、新材料等热点产业。
“我认为央企非常有必要在自身业务相关的新兴产业进行投资,通过投资实现业务和资源的联合,从而推动公司快速发展。”唐红斌表示。
认清优势补足短板
作为推动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的关键力量,央企在技术创新路上已经取得了辉煌成果。而如何将这种强劲的势头持续下去,则是摆在每家央企面前的题目。业内人士表示,要更加立足于自身优势,将优势转化成创新的动力。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技术创新这场竞赛中,央企主要具有资源优势、行业主导优势、投入优势三方面的优势。央企要充分利用这些已有优势,补足协同创新的短板,将协同创新作为新形势下创新发展的突破口。
类似的观点也被其他业内人士提出。唐红斌认为,央企在推动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的最大优势,在于资金和市场两方面。
此外,唐红斌表示,并不是所有央企都能发挥这两方面的优势,央企在创新方面,特别是牵涉面广、影响大的创新方面需要避免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从而内部消耗。
唐红斌同时认为,在专利和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作为央企一直被大家所诟病的“体制问题”,也成为央企技术创新道路上不能视而不见的“门槛”。由于央企本身的管理体制原因,导致经营决策过于偏向短期效应,在创新容错和持续支持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某央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央企特有的身份属性,在投资新兴产业方面要比民营企业谨慎得多,目前大部分央企在新兴产业方面的投资也主要是属于产业投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企业,而非直接对已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