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井水河水 合起来就是活水
来源:中国企业报
“国民共进”是指国企和民企要共同发展,要发展混合所有制。“央地共赢”是指中央企业要和地方政府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正是我们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即包容性、融合性发展。
国民共进是制度使然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混合所有制做出高度概括,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就是说国企和民企要共同发展,要国民共进。我不赞成有些专家或媒体要么讲“国进民退”,要么讲“民进国退”,似乎企业怎么做都不对。实际上,我国的经济是一个包容型或者融合型的系统,这既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使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包容和谐的文化使然。因思维方式的差异,同样的事情在西方国家做起来就比较难,他们认为国有经济好时就搞国有化运动,当发现国有经济有问题时就全面推行私有化,没有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实践中找到一种适合发展的方式,就是混合所有制。
江阴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市场中充分体现了活力。我曾受邀在江阴市做过一场演讲,台下有两三千名企业家参加,均来自民营企业。江阴市政府组织研究“国民共进、央地共赢”很有寓意。用井水和河水打比方,其实在我们经济社会中,“井水”相当于民企或者地方经济,“河水”相当于国企和央企、相当于中央财政,“井水”和“河水”融合在一起,意味着拆掉中间那道墙,真正实现融合。
中央企业现在已不是原来百分之百国家投资的国有企业,共有上市公司388户。中央企业61%的资产都在上市公司,同时62%的营业收入、76%的利润都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央企业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正是通过混合所有制、上市融资、地方合作取得的。回想这些年中央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得出经验,哪家企业重视和地方合作,哪家企业就发展得快;哪家企业愿意推行混合所有制、愿意上市并接受市场的监督,哪家企业就有竞争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混合所有制是制度创新
过去我们把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现在有一个中间体,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其实这早在十五届三中全会就已经讲到。随着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会出现新型的经济体,各种经济体之间合作也是必然的。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外合资企业就是最早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国外公司很少是国有企业,大部分是股份制企业,或者家族企业来中国投资、与中国企业合资。混合所有制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既有国有经济,又有民营经济,不能完全按照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来看待。混合所有制是我国企业多年实践的成果,《国民共进》这本书里是我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一些观点,厉以宁老师在序言中讲道:“在一定时间内,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将会形成三足鼎立,支撑中国经济,但各自所占GDP的比例将有所增减,这是正常的。”
江阴市有一家做太阳能模组的光伏企业“浚鑫科技”,四五年前,包括尚德在内的整个光伏行业都遇到了困难,这家公司经营也陷入困境。中国建材当时正要发展太阳能,经多方论证,我们选择这家企业进入。除了企业本身,企业所在地江阴市有很多优势,是新能源的聚集地。浚鑫科技今年预计可完成销售收入35亿、税后利润2.5亿,在光伏行业面临困境的情况下依然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易。这是发展混合所有制成功的典型案例,也是央地合作共赢的典型案例。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央企和民企都取得了效益,地方获得了税收,这是一种很好的合作方式。
(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