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江阴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江阴报道
 

2016年9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亿资金 坐实江阴产业升级“支撑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国香

海澜集团作为传统产业,“芯”装备带来新机遇。 本报记者 江金骐/摄

金秋九月,暨阳大地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随处可见,国润金华新能源项目、澄星广场、九方城、盈嘉国际……一个个重大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围绕“产业强市”目标,“十三五”期间,江阴市计划安排了总额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强市发展资金,为助推产业新升级贡献新的增长极,为转型发展营造出一片温暖如春的“小气候”。江阴市经信委有关领导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百亿发展资金的启用,旨在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发挥激励、引导和杠杆作用。

新模式嫁接老企业

历经粗纺起家、精纺发家、服装当家、品牌连锁发展历程的海澜集团,针对国内市场消费的低迷形势,提出“更加贴近市场、更加贴近消费群”的“两贴近”原则后,打通服装行业的终端“通道”,没有中间商参与,通过转移生产环节、整合外部资源、吸引加盟商开店,既减轻了企业生产上的负担,同时也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做到了“不增固定资产增效益,不增流动资金增税收”。

将模式创新渗透到了企业的各个环节,不仅仅是海澜集团。中国纺织行业唯一的“世界名牌”阳光集团,以平均每天50个新品的开发能力,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规模化、品牌经营专业化、资本运作产业化”的总体目标,以“叫市场跟我走”的产品创新思路开拓市场,在纺织制造上发展品牌,在品牌经营上发展电商,形成国内外市场各占50%份额,面料、服装各50%,实体销售与电商各50%的发展格局。

以海澜集团、阳光集团为代表的江阴企业,根据各自优势,不断地进行再创新,构筑竞争优势,不但使企业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而且,作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将进一步激活被挤压的传统制造业。

“江阴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稳增长、促转型的各项政策,全力支持传统企业改造提升。”上述领导表示,江阴市正在落实装备技改贴息政策,推进“两化融合”“机器换人”等办法,推动江阴制造由大变强,把优势产能、高端产品打造成江阴的新名片、新亮点。

“双创”汇成主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江阴大地蔚为大观。

位列2016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第218位的法尔胜泓昇集团,至今已有50年的发展史。50年来,企业创新不止、发展不止。据介绍,该公司通过攻克超高强度高疲劳性能丝材制品生产技术、水浴淬火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系统的技术基础,为开发更高技术含量产品和装备奠定了基础,也解决了制约行业发展的污染、能耗、劳动环境等诸多瓶颈。通过大量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彻底扭转了军工、铁路、航空、汽车等产业高端金属线材制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去年,法尔胜公司实现利税总额13亿元,出口额3.2亿美元。

2015年,对于全球船舶行业是困难重重的一年。但是,记者了解到,在扬子江船业,该公司研发的世界最大容量84000立方米石油液化气船,一经推出就被全球船东争相抢购,扬子江当年一举实现利润36.2亿元,上缴税金超过10亿元,成为全国经济效益最好、社会贡献最大的船厂。

来到兴澄特钢,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在全国钢铁行业亏损530多亿元的寒冬中,兴澄特钢一枝独秀。目前,公司高标准轴承钢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至80%,高端汽车用钢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

“跨界”玩出新境界

办公楼内,年轻的面孔、开放的办公室、满眼的监控屏……连空气中都流淌着创新因子。

远景能源坚持走自主研发的技术路径,创造了如同互联网企业一般的裂变式增长。远景能源自主研发的核心智能控制技术,突破技术禁锢,首创了低风速风场智能风机,再利用基于智能传感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智慧风场管理平台,对分布在全球各风场的资产远程实时全生命周期监控和维护。也就是说,在江阴的云中心,远景能源正管理着1000万千瓦的全球新能源资产。远景能源和众多助力江阴经济发展的“跨界”精英团队一样,担负着中流砥柱的角色,为江阴经济转型升级增光添彩。

目前,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跨界”是时代发展的自然形式。在江阴,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认为,江阴的发展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集团支撑,也需要培育一批“铺天盖地”的优势成长企业,这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无疑会提供后劲支持。

“江阴要想在县域发展中继续勇站排头,就必须主动求新求变,加快跨界创新。”以一位市领导的话说,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强市发展资金”,就看在产业上,谁的层次和水平高,谁就有可能分享政策红利;谁的质量和效益好,谁就赢得先发机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