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江阴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江阴报道
 

2016年9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转型提升 聚集政企合力

双管齐下 推进“产业强市”战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陈金虎

面向“十三五”,加快企业转型提升发展,既是江阴顺应宏观大势、做强实体经济的关键所在,也是突破发展瓶颈、勇立发展潮头的根基所在,更是江阴千万家企业实现逆势奋起、成就百年基业的希望所在。如何落实产业强市?如何加快转型提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企业和政府双管齐下、同向发力。

江阴广大企业以主动转、创新转、有效转的生动实践,勇当转型发展的先行军、主力军。

首先,向转型要新动能,就是要深刻把握“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这个产业发展大趋势,紧紧围绕抢占产业链、价值链、市场链更高端这个转型发展总目标,通过加快发展理念、增长方式、经营模式等方面的转型步伐,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重点加快“四个转型”:

一是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加快对接科研院校、培养创新团队、搭建研发平台,加快突破高端技术、转化科技成果、研发高端产品,加快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申报专利技术、制订行业标准,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应对危机的制胜法宝、决胜市场的独门利器。

二是从单打独斗向合作共赢转型。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企业,抢抓兼并重组的发展良机,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在全力做强总部经济的基础上,实现更大跨越,打造产业集群,增强竞争能力。

三是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型。引导上市企业全面做强主业,大力开展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加快吸纳优质资产,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把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投在江阴,把上市优势转化为资源整合优势。引导后备企业、面上广大企业提升资本经营意识,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始终保持资本收益最大化。

四是从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型。坚持走精明增长、集约发展之路,通过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集聚和主动让出,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突出节能减排,实施清洁生产,用节能减排倒逼自己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

要想实现“产业强势”的战略目标,企业就要利用经济下行期修炼内功、强身健体,重点加快“四个提升”:

一是加快装备改造提升。把原来的3500万元装备贴息专项资金提高到1亿元,鼓励广大企业上新装备、搞大技改,加快实施“机器换人”,加快实现智能制造,使今年成为江阴企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装备投入年,促进江阴制造向江阴“智”造转变。

二是加快产品质量提升。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上狠下功夫,打造出更多的业界翘楚、“隐形冠军”。“专”就是专业,用途专门、技术专有,在细分市场做到最好;“精”就是出精品,产品要精致、工艺要精深;“特”就是特色化,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新”就是出新品,不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能够引领需求、激发需求甚至创造需求。

三是加快管理水平提升。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快“两化融合”,有效压降“两项资金”占用,合理控制债务规模,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

四是加快员工素质提升。把培训员工作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工程,通过订单式培训、校企合作培训等方式,有步骤、分层次地对员工进行前瞻性、系统性培训,加快实现员工思想素质、业务技能的整体提升。

为了给经济发展转型营造温暖如春的“小气候”,江阴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强服务是本职、优服务是天职”的工作信条,精准服务、精确发力。

一是政策服务上再强化。市委、市政府围绕加快产业强市建设、促进转型提升发展,安排了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强市发展资金”,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快完善配套政策,让企业早得益、早受惠。

二是要素服务上再加强。突出分类施策,对大企业大集团,实施“一企一策”“一事一策”“一业一策”,重点服务、重点保障;对优势成长型企业,强化聚焦服务;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真正做到尽最大的努力满足企业需求。

三是审批服务上再提速。按照在周边城市“程序最简、速度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破除“中梗阻”,保护和调动企业转型提升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是金融服务上再发力。引导各金融机构牢固树立利益共同体意识,不抽贷、不惜贷,加大信贷投放,强化精准扶持,为企业转型提升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10亿元现代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作用,引导各类创投、风投等社会资本助推企业转型提升、支持企业创新创业。

五是舆论宣传上再给力。把企业转型提升发展,作为全年宣传报道的主题,多宣传企业的成功做法和创新实践,为转型提升发展鼓劲加油。

(作者系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本文转自《无锡导刊》)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