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9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书画艺术家杨光学: 笔墨浓淡总相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宗强 杨光焕

陶潜诗
《石榴喜鹊图》
《水仙牡丹图》
画禅室随笔
萧詧《咏兰诗》
林升《题林安邸》

因为喜欢书法的缘故,2002年便与来自贵州大山深处的杨光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的名字只一字之差,所以许多朋友都说杨光学是我的哥哥或者兄弟。从血缘角度讲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从地缘角度来说也是相距甚远。尽管如此,我都对他们笑笑说,“是的是的,算是沾一点他的光”。

记得6年前与杨光学的见面,是在贵州民族大学行政大楼前的匆匆一别,简单寒暄知道他在紫云一个叫猫营的乡镇教书,并且坚持书画创作,让我钦佩不已。后来就没有再联系,直到半年前,由我牵头负责的“2013·首届中国(贵州)‘茅渠酒杯’书画大赛”正式启动,我担心来稿的数量和质量都没有保证,便突然想到了他,遂给他去了电话,邀请他参加。他毫不犹豫地应允了,并告诉我说他现在在陕西省师范大学读研究生,可以帮忙向同学或者同行约稿。我非常惊喜,一是他居然走出大山向着艺术的更高境界又前进了,二是他居然没有半点架子地帮助我。

那次大赛,杨光学的作品荣获了二等奖,其深厚的功底、非凡的驾驭能力和洒脱苍劲的书风,获得了专家评委高度评价,认为是贵州书画艺术界的新秀,前景不可限量。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时,他也非常高兴。2013年10月18日,在贵阳市阳明祠的颁奖现场我们又一次得以谋面,这一次他更显沉稳,说话充满韵味,谦虚、健谈、聪颖,与几年前相比判若两人。

后来受单位安排,我邀请杨光学到我们报社做客。他带了两名女学生到我们办公室为我们创作作品。进行书法创作时,他笔起墨落,一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闲适与淡然,完全超意境、超水平,让人赏心悦目之回味悠远。在创作对联时,他一边写字,一边向拉纸的学生讲道,书法讲究收放自如,不拖泥带水,每一笔下去要稳、准、狠,时而激流倾泻,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粗犷,时而低吟。书法就像音乐,要让人欣赏到它背后的韵味。看得出,书法方面,杨光学走的是“二王”的道路,也就是中国书法的正统之道。杨光学说,“二王”这条路走起来很宽广,端庄秀雅、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受众多。这也是他学“二王”书风的缘由。宋代米芾说过,“二王”是书法的源头,书不入晋就走不远。

在创作花鸟画时,杨光学与其创作书法时的激情不同,而是细细勾勒,慢慢着色,让画作体现层次感。他说,大写意风格要求艺术家有较强的书法功底,并对绘画对象要有精准的认识,不能想当然。在交流中,他说他已把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的大写意作为学习对象,从“笔墨”二字着手。根据这样的思维,我开始打量他的作品,每个线条,飘逸而有力,体现了深厚的书法功底;从墨来看,体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布局巧妙,浓淡相宜,欣赏后令人心旷神怡。他的作品涉猎很广,有荷花、牡丹、月季、兰花、水仙、梅花等等,时而蜻蜓逐趣花丛,时而小鸟在林中嬉戏,好一幅美丽图景。那天下午,他创作了10篇书法,12幅绘画作品。我问他是不是很累,他笑笑说,为同道中人创作,累也快乐。我想,他说的是心里话。

通过这次接触,我才发现杨光学不仅手上功夫了得,对艺术的研究和认知也到了一个高度,谈吐更是令人钦佩。以他的年龄论,既能创作,又能研究,还善于表达的人,在我生命中着实不多。他说,他十分注重加强文学及传统文化的综合修养,以避免作品落入“俗套”。

从杨光学的作品就可以看出,这么多年来,杨光学走的就是继承传统然后创新之路,也是中国书画艺术的“正统”之路。从他的言语中感受到,他非常欣赏齐白石的修为,齐老把绘画题材转向民间,如许多农具出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不仅使他在艺术上有了新的突破,也让许多画家受到了启迪,开创了“画作接地气”的先河。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光学先后被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贵州书艺》、《贵州美术》、《书法报》等专业报刊曾多次刊发过他的作品和专题介绍。

从创作来说,杨光学对自己十分自信;但对于当代书画艺术的发展来说,他又有一些担心。他曾说,贵州对文化艺术的宣传还是薄弱,创作氛围不浓,对年轻人的关注也比较少。就以慈善或者拍卖来说,每次都是几位老前辈书画家的作品。对于如何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他说必须“德艺双馨”,德排在前面,艺排在后面。一个书画家不可能关起门在家画画,要多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服务、进入百姓家。

能为我这个挚友写一点文字,心里很舒畅。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叙述,为我们的友谊增点彩。当然,更多的是希望杨光学在艺术的道路上“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艺术简历

杨光学苗族,贵州省紫云县人,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艺术学(大写意花鸟画及书法研究)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民族画院特聘画家,中国国家画院詹庚西花鸟画工作室画家,师从著名画家詹庚西先生。曾多次在《青少年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报》、《艺术百家》等报刊专题介绍。

国家级入展获奖

2009年入展第二届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0年入展西南四省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1年入展“信德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2年入展第三届全国行草书书法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2年入展“赵孟頫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2年入展“张芝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2年入展“孔子艺术奖”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2年入展“百里杜鹃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2年入展中国龙文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2年入展中国临沂第六届书法艺术节教师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2年获第五届“永乐宫”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3年入展“云峰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4年入展“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5年入展第二届“妈祖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5年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