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东北新动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东北新动能
 

2016年9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涤,一个退市“500强”企业的故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洪鸿

“发展新动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难见效。”9月13日,哈尔滨市阿城区发展改革委党委副书记苏凯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名企衰败

哈尔滨市阿城区曾经是黑龙江省工业重镇,有规模以上企业60家、中小企业50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矿产钢铁、水泥建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木材深加工等产业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近两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去产能力度的加大,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老工业企业相继关停或转卖,加之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使这座昔日的工业重镇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9月13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阿城区采访时就发现当地一些企业的生产状况不容乐观,有的甚至处于停产状态。在和平街一家名为龙涤集团股份公司的大门外,记者观察到这家企业的大门紧闭,办公楼的外墙显得破败不堪,墙上公司的名称还能依稀可见,或许是因为风雨侵蚀而有些剥落。记者来到收发室,试图进去了解详情,一位大爷告诉记者:“厂子已经停产了,很长时间没人来上班,我只在这儿看厂子。”

据当地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这家成立于1975年的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黑龙江涤纶厂改制组建的上市公司,连续多年进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和择优扶强重点企业。生产的各大系列产品荣获省、部优质产品称号,曾一度畅销中国及欧美地区,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纺织企业。2005年,这家公司主营收入达到8.3亿元。10年前,龙涤集团由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改制试点企业之一。当年,随着这家老牌国有企业的突然退市,这家曾经让阿城人引以为豪的国有企业一度使阿城区乃至整个黑龙江省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止这一家企业,在阿城区,有很多这样的老牌国有企业,由于资不抵债,最后不得不关门大吉,或者低价转卖给私人。”苏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声叹息

在谈到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时,苏凯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中央7号文黑龙江省是8月底刚刚转发下来的,我们进行研读,认为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是基地,而不是工业。”在苏凯看来,像阿城区这样的地方,无论怎么振兴,也很难再现昔日的辉煌。

据阿城区工信局投资科科长关德昌介绍,目前在阿城区所剩的老国有企业已经不多,像阿钢、糖厂这样曾经称雄一方的企业如今已不复存在。

苏凯说,曾经作为阿城经济支柱的六、七家国有企业如今都已关停或转卖,产品已经被市场淘汰,越生产越亏损,不关停怎么办?可这些老国有企业在调整结构、转型过程中,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扶持很难实施。针对这种状况,阿城区也采取过一些措施,比如引资、招商、强强联合,但没有人愿意来。至于为什么不愿意来,他分析说,区域性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东北不像南方,气候寒冷,南方的一些项目引进过来,很多企业不愿意来,建厂的成本特别高,比如建厂的供暖设施就要比南方高出很多,企业运营的成本也比较高。而东北的黑土地比黄金还金贵,征地立项的工作也十分艰难,优惠政策很难落实到位,使南方的一些企业家望而生畏,不愿到阿城来投资。

关德昌说,目前很多企业的资产都抵押在银行,谁也不愿意来接这个烂摊子。阿城的工业要想再振兴,除了国家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外,还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阿城区自身也要努力改变传统产业“一支独大”的发展弊端。他认为,这次中央出台7号文件,提出新一轮振兴东北指导意见,非常及时。对于阿城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三五年过后,应该会有一定的成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