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看安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看安徽
 

2016年9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工大智研院 探寻科研成果产业化路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吴明 张骅 本报记者 张晓梅

在合肥高新区,有一个闻名全国的“双创”平台——合肥工业大学智能研究院。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就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创新、创业,探寻科研成果产业化路径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合肥工业大学智能研究院(合工大智研院)院长、教授、博导刘志峰以及合工大智研院副院长张晓安教授。

刘志峰说,创新、创业的主体是科研人员和在校研究生、博士生,科研专家注重学术研究,追求论文品质,对科研成果产业化并不十分关心,而那些在校学生,除了知识和年轻人的冲劲,一无经验,二无资本,白手创业谈何容易。合工大智研院作为创新、创业平台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

据了解,合工大智研院围绕“提升智能制造产业竞争优势”一条主线,主攻“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及制备工艺、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健康与医疗设备、物联网及大数据”五大领域,建设“智能制造技术服务中心、产品检测分析服务中心、产品设计服务中心、公共计算服务中心”四个中心,形成“人才培养引进、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培育转化、质量检测评定、产品设计服务、公共计算平台、产业发展智库”七大功能,打造一流的新型产业研究院。

刘志峰说,成立合工大智研院就是要建立科研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的科学通道,让“双创”人员创业有门路,创新有抓手。科研成果转化一直是各大院校研究的难题,比如,一个科研成果在院校内做一两台样机还可以,但是真要在流水线大规模生产并非易事,这中间还有个产业化过程,不仅是资金问题,还需要一个专门机构来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而智研院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成立的。

合工大智研院副院长张晓安教授说,充分发挥合肥工业大学的优势与特点,按照近期目标与中远期目标相结合,前瞻技术与解决行业、企业当前技术需求选择相结合,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相结合,发挥本地资源和国内外校友资源作用相结合,面向国内外高校、研究院遴选一批智能制造具有共性、基础性的项目,在合肥工业大学已积累的一大批成熟、可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基础上,选择可产业化的技术领域,重点解决中试放大的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 在发展方向上主攻5大领域:“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及制备工艺、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健康及医疗设备、物联网及大数据”。 (下转第二十二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