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9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中冶2016年上半年: 业绩增长11.2%,新动能表现突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钱英

新加坡环球影城标志

8月30日,中国中冶召开2016年中期业绩沟通会。根据年中业绩报告显示,面对国内外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大背景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公司业绩实现了稳中有进,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1.2%。业绩新动能强劲增长,新签合同额2442.4亿元,同比增长37.8%,其中,新签非冶金工程合同额占新签工程合同比例为89.8%,新签海外工程合同额同比增长1.5倍。以中国中冶为核心资产的中冶集团在国务院国资委2015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中,首次被评为A级企业。在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战略重组的大背景下,中国中冶以强劲的发展势头,不断持续优化的业务结构,迈入发展的新阶段。

战略引领

推动转型升级

2015年底以来,中国中冶秉持“做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的战略定位,在冶金建设、基本建设、新兴产业三大领域对应发力,各个击破。

在冶金建设领域,中国中冶坚持不忘初心,强化高端引领,瞄准钢铁冶金全产业链世界第一的目标,继续前进。上半年,组织专家小组编制了《冶金建设国家队行动手册》,并成立了国家队建设专家委员会,为国家队建设提供综合咨询、技术指导及技术评估。此外,公司还保证足够的研发经费和研发投入,促进各子公司专利和技术持续提升,继续朝着将全球冶建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60%上升到80%的目标前进。

在基本建设领域,中国中冶将“一带一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和有活力的地区作为主战场,大力开拓高端房建、高速公路、市政基础设施等市场。进一步加强“大环境、大客户、大项目”的设计与运作,强化与各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上半年已与云南昆明市、广东省、河北省交通厅、河南安阳、重庆两江新区等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6份,内容涵盖综合管廊、成片区开发、市政基础设施、高速公路等具体项目;7月份又与河北省三河市、贵州省发改委和贵安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还将继续推进与天津市、海南省海口市、湖北省黄冈市和北京市顺义区等地的战略合作。贵州三施、三荔、紫望三条高速公路项目,黔东南州“十三五”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项目,深圳市龙岗区阿波罗未来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已成熟落地。

布局新兴产业

占领市场制高点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央企提质增效的主要抓手之一。作为一个传统冶金老企业,中国中冶审时度势,继续把多年形成的冶金工程技术实力和经验,快速延伸转化为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新优势。中冶集团总经理张兆祥表示,“虽然现阶段冶金市场不景气,但多年来的冶金建设经验为开拓新兴产业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冶集团除率先设立中冶管廊、海绵城市技术研究院之外,还设有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主题公园、康养产业、水环境技术研究院,大举向大型主题公园建设、智慧城市、美丽乡村、规划与咨询、环境与新能源等领域发力,全力抢抓新兴产业市场机遇,抢占制高点,做新兴产业的领跑者。

尤其在管廊建设领域,上半年公司陆续中标了银川、四平、吴忠、武汉、深圳等多地管廊PPP及施工总承包项目共13个,项目里程169公里,投资额146亿元;中标可研、咨询、设计类项目里程135公里;中标规划类项目面积755平方公里。在美丽乡村、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建设领域,公司也中标多个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产业领跑者。

同时,冶金工程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征,也使中国中冶具有了其他建筑业企业所不具备的学科门类齐全、创新能力突出的技术优势,促使公司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

紧抓PPP项目

同时扩展海外市场

当前,PPP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领域的主要商业模式,中国中冶积极跟随国家政策导向,产融结合。2015年下半年以来,公司PPP业务快速发展,不仅贡献了大量新签工程合同额,而且为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新兴业务领域的开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商业推广模式。

作为工程技术类企业集团,中国中冶明确参与PPP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工程总承包任务。因此,在设计项目模式时,公司通常控制PPP项目的投融资占比,且不为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并要求对PPP项目的投融资出资在项目建设期结束时,即可通过工程收益收回,以此来控制总体风险。

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已确定中标的PPP项目47个,投资内容包括道路、棚户区改造、综合管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公司在其中的总投资额约90亿元,撬动的施工总承包额超过800亿元,预计可实现较好的收益。

上半年,中国中冶继续在海外市场发力,在去年重点布局的25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增加新的热点和潜力地区,中标海外项目合同额共60.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1%,其中已签约海外工程项目合同额26.9亿美元,增长主要来自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公司海外业务取得新的突破,第一次中标美国(加州)本土大型工程,第一次获得海外(新加坡)地铁合同,并再次在海外获得大型综合钢铁系统项目(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全工艺系列合同)。

可以预期,随着中冶集团与中国五矿战略重组的推进与深入,双方在海外业务上的协同还将不断升级。中国中冶在海外冶金工程领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设施领域将持续发力,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