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乱象祸害的是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金开尔
核心导读
对政府来说,招商引资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必须要求目的的正当性和手段的合法性,招商引资应该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则,尊重商人意愿。招商作假、数字作假,看似仅为了面子、位子,实际上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国家的整个经济规律。
通过各种手段,将几千万元的项目包装成几个亿,甚至十几亿元,在唯GDP时期这样的事情不足为奇。奇怪的是,在中央一再强调“不以GDP论英雄”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仍一如既往地“坚持”同一套路。这其中到底得利的是谁?祸害的又是谁?
笔者认为,招商作假祸害的是国家,受伤的是百姓,影响的是政府,得利的是个人。
以黑龙江省某市为例,2013年引进了一个计划投资5000多万元的项目,在政府“业绩单”上却被包装成11000万多元,在政府所谓“一事一议”的优惠政策下,这家企业得以抵押贷款,缴纳土地出让金,完成其账户“空转”的过程,以极少的钱就获得了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取得了土地权证,然后骗得施工方垫资建楼,取得产权证后,抵押套现。留给政府的是拖欠的工程款和农民工的工资,还有大量违规征用的土地被闲置。尽管事后被央视曝光,但事情至今得不到善后,土地照样闲着,工资照样拖欠着,违规征占的土地照样开发着,却无人为此担责。
一些地区,招商的优惠力度与随意性几乎平行,都是官员说了算,以“操作空间”换取私利空间。今年5月,上海天珠开发区招商部经理牛某,就因此成了阶下囚,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该案中的牛某,在招商引资项目运行中,帮助企业制作假材料,催办兑现扶持资金,并违规将资金转入个人账户,得到了企业“好处费”60余万元。
海南省文昌市招商局原副局长韩毅明、长春市委原副书记田忠、吉林省榆树市人大原副主任徐凤山等落马官员,就是利用所谓的优惠政策,进行一系列的“运作”,狂敛数十万到数千万元不等的不义之财。
其实,假数字、假招商,利用政策空间“吃好处”等现象,即便没有媒体坐实曝光,老百姓也早已见怪不怪。长期以来,地方GDP数字几乎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没有关系,假招商的轰动效应也不是百姓所需,官员之所以热衷于此,除了扭曲的政绩观作祟,更重要的是还有巨大的利益空间和腐败机会。
夸海口、给承诺,使尽浑身解数吸引企业入户,最终政策不能兑现的投机招商,让投资者很受伤的同时,政府的公信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5年前,江西某市为引进一个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以极具诱惑的土地价格、税收政策和其他配套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家浙江企业入户投资,如今项目过半,当初承诺的各种优惠政策却不能兑现,导致后期工程停工,企业陷入困境。这个当初可谓省市领导特别关注的“一号工程”,不但使投资企业成为累赘,也让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伤害。老板无奈地说,政府都不可信,那以后该相信谁?如果企业因此倒闭,几千名工人何去何从。
政府招商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必须要求目的的正当性和手段的合法性。招商引资应该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则,尊重商人意愿。招商作假、数字作假,看似仅为了面子、位子,实际上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国家的整个经济规律。
一场球赛,如果裁判吹黑哨,球员打假球,一定会激起球迷们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