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生鲜电商争夺战: 做强冷链物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见习记者 贺璐
王利博制图 |
冷链物流之于生鲜电商犹如蛇之七寸、人之咽喉。
在大量资本涌入生鲜电商过程中,生鲜电商在平台之上厮杀惨烈,不断有企业宣布阵亡。进入2016年,在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在存活者以及领先企业看来,能够取得生鲜电商的领先地位,得益于其供应链体系和物流优势。
北京制冷学会监事长徐庆磊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鲜电商企业要着力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做好最前最后一公里。
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今年3月,易果生鲜宣布完成C+轮融资。C+轮融资是目前生鲜电商融资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融资。易果生鲜CEO张晔表示,易果生鲜能够取得生鲜电商的领先地位得益于他们的低成本供应链体系和冷链物流优势。再次印证了冷链物流对于发展生鲜电商的重要性。
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研究员申燕飞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生鲜电商企业仍然处于投资风口,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我国处于生鲜电商发展的起步阶段,尚未形成适应市场的发展体系。未来三年,生鲜电商将打开局面,逐步进入盈利时代。未来生鲜电商行业,千亿元市场规模可期。”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三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仍将较快发展,到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可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283亿元。近两年被各大生鲜电商企业视为行业发展的拐点,不断摸索适合自身发展路径。
农业部测算,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蔬菜占有量在现有的370公斤基础上还要增加30公斤,新增需求则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和减少损耗解决。另外,速冻食品的产量以20%的速度递增,近三年来甚至以35%的高速度增长,远高于全球9%的平均增长速度。未来随着易腐食品和速冻食品需求的逐年提升,我国对冷链的需求将保持较高的水平。
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冷藏运输以公路为主导,预计2020年公路冷藏车市场将达到41亿元,未来五年的CAGR(复合年增长率)为5%左右。从公路冷藏车现在的保有量来看,市场容量超过8万辆。随着公路运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货运司机用工短缺问题的出现,铁路运输也随之迎来发展契机。
做好最前最后一公里
冷链物流建设需做好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发展冷链物流,应该建立冷链物流装备试点、推动新型冷藏保鲜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加强多种水果共用的大型综合性物流中心的建设。
“顺丰快递的出现提升了生鲜产品的配送效率,要改进包装材料与技术,增加内外包装种类,向更健康、更专业高效、更个性化包装发展。”申燕飞如是表示。
在徐庆磊看来,发展生鲜电商,关键在于破解货源品控、仓储管理、物流配送三大难题。国家应出台法律法规,依法查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维护消费者权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依法处罚违背市场准则的行为。同时,加强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利用道德的力量约束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任王文辉认为,发展生鲜电商,首先产品质量要过硬,其次要打造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提高产品溢价,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和完善包装、保鲜技术。
同业协作提升运送时效
冷链物流已与食品安全紧密相连。
“生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较长,时间跨度大,很难保证其新鲜度。”江苏中关村研究院院长陈江平教授指出,“当商品离开库区后,分拣和包装操作场地需具备温控条件,再装入温控箱运输,最后收派员将商品装入保温袋上门派件。整个环节所使用的温控设备包括冷藏箱、冷冻箱、冰盒、冰袋、保温袋等众多微小细节。而在这些细节中,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研究员张传林,将食品类电商发展的痛点归纳为产品品牌未成功塑造、生鲜食品难以保质保鲜、农产品源头追溯困难、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和监管不严、仓储物流配送缓慢、网购食品退换货损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权益有待进一步维护,标准、流程、规范未形成体系、监管执法处罚轻、缺乏诚信体系建设等十个方面。同样,这些也是冷链物流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冷链物流目前面临着几大挑战:一是终端,终端冷藏保温设备配置率比较低;二是转运,转运环节未实现生鲜冷链专用通道,与普通件混装现象十分普遍;三是仓储环节,生鲜食品的冷藏恒温仓储数量较少;四是包装,包装不规范,未使用食品绿色包装材料的现象普遍存在。
徐庆磊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发展快,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应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同时,加强同行业协作,提升冷链运输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降低成本。使用各种新型冷链物流装备与技术,实现产地到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无缝衔接,保障商品质量安全。对仓储物流配送各项进行升级,增加冷链能力,提升生鲜运送的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