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信息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信息产业
 

2016年9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为登顶” 让中国制造业看到希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丽萍

8月25日,由全国工商联主办的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在京召开。500强榜单中,华为以3950.09亿元的年营业收入取代联想成为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这也是其在2011年取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后再次登顶。

华为的启示

早在十年前,华为的全年销售收入仅为现在的六分之一。从竞争层面看,强敌环绕,诸如爱立信、思科、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等等。但是十年过来,曾经步履蹒跚的孩童已经成长为时代的巨人,而曾经红极一时的竞争对手,或被兼并、或破产、或重组,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

马云说,“使命、愿景、共同的价值观以及你想要得到的结果,这是建立起一个了不起的组织的必备要素。”而对于华为来说,这些要素汇聚成了三个词:客户需求、产品质量与创新驱动,这是华为多年以来坚持不懈的生命力。

无论是强敌环绕、无论是金融海啸、无论市场格局如何演变,华为始终走在科技创新、质量为先的道路上。

作为一家拥有80000多名研发人员的民营企业,华为每年将销售总额的10%用于研发经费,而研发经费的20%到30%用于研究和创新,70%用于产品开发。在过去十年,华为累计投入2400亿元人民币进行研发,对于华为而言,“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深入血液之中的天赋和使命。

在当前互联网的营销炒作手段被追捧时,务实、严谨的“工匠精神”显得弥足珍贵。在金融业中国有工商银行、在房地产业中国有万科、在互联网业中国有阿里巴巴,在制造业中国有了华为,一个拒绝炒房和拼命融资的实干派。

制造业的下行

传统制造业的下行,实体经济的唱衰,华为的逆流而上无疑给了当下态势一记响亮的“耳光”,10年前的华为并不出众,但是今天华为所取得的成就能够引起当下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反思。

中国的传统制造业下行由来已久。

很多年来,“中国制造”奉行的是用市场换取技术的后发战略。以美的为例,美的电饭煲最早是通过与日本三洋合作,通过引进电脑电饭煲项目,成为国内市场领先者。但是随着市场占比的变化,竞争和合作关系的微妙转变,日本公司的对华技术输出越来越谨慎,许多日籍企业不但技术封锁,甚至连产品都不外销,2015年春节中国游客日本抢购马桶盖就是直观的例子。

那么,中国制造业的“走低”,直接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就是成本优势的丧失。“中国制造”横行国际市场的唯一核心武器就是成本优势,土地、税收、政策以及随心所欲对环境的破坏而不承担责任,这些带来了曾经制造成本上的巨大优势。而如今各项成本的叠加,成本优势瞬间消失殆尽。

再就是,制造出来的产品,销售渠道的优势开始瓦解,门店、多层级的销售网络是本土企业赖以生存的销售网络。但当电商平台通过对信息流和物流的再造,彻底踩平了昔日的“金字塔营销”,一夜之间物是人非。

再次就是转型恐惧。转型升级已经耳熟能详,制造业的危机警报早已拉响,可惜绝大多数的局中人束手无策,陷入了“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尴尬境地。3D打印、5G网络、万物互联、量子通讯这些新颖概念让50后、60后企业家面若死灰。

还有,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使得产品灵活性也成为生产制造领域的最大挑战之一。

如此一来,对于制造业工厂来说,既要考虑对产品更新换代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又要考虑生命周期缩短而减少产品批量。随之而来的还有,成本提升和价格压力问题。也就是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满足定制形成了制造业的三角困境。

制造业的未来

中国对于制造业曾积极带路,提出“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投资概念。而带来的直观结果就是2015年至2016年,各种金融泡沫如昙花一现,生得快,破得更快,催生出无数的P2P公司,制造业依旧“半死不活”收效甚微。

“实体经济最主要的就是技术,技术为王。”有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制造业萧条,另觅新路发展其他产业,从而试图取代制造业,这是绝对行不通的道路。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制造业从辉煌走向低落,到今天陷入前所未见的痛苦和彷徨,更可怕的是那些已经深陷悲观绝望中不抱希望的企业。中国制造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中国制造业的出路就在于开拓精神的培育,在于华为精神的传承。这个精神就是如任正非说的那样,28年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无论路上有多少诱惑、坎坷、荆棘,华为需要做的就是一个目标一直向前;无论是一名员工、一万名员工、还是十万名员工,需要做的就是去探索无人区,去发展去凝聚世界主要的科技潮流。

财经作家吴晓波说:“世界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制造业是否日薄西山、无利可图,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对于陷入困境的制造业者来说,求助于外远远不及自身突破,在熟悉的行业里,精耕细作。像华为一样,从受人白眼到令人尊敬,需要做的只是停下无谓的呐喊,低下头,以自己的匠心供奉,投注一生,这才是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和启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