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产业公司
 

2016年8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主品牌车企 抢占7座SUV市场先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谢育辰

如今,持续升温的SUV车型犹如汽车市场的强心剂。随着合资品牌的不断反扑,即将面临品牌升级的自主车企,由主打中小型SUV纷纷转向了产品规格更高的7座SUV市场。

汽车营销分析师颜景辉日前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毋庸置疑,SUV车型相比较MPV轿车拥有更好的通过性,并且外观设计更为大气。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讲,7座SUV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全新的爆发点,在合资品牌还没有嗅到这个细分市场之前,自主品牌主打的廉价7座SUV将占据市场主动。”自主品牌将统治这个市场多久?业内人士认为,其凭借性价比的优势,至少可以维持一个产品周期即三年以上。

自主品牌车企开辟蓝海细分市场

“今年的SUV市场已经逐渐露出一些血腥气了,进来的产品越来越多,但这个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所以竞争越来越残酷。中国市场相对而言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SUV一定会像轿车一样激烈竞争。对我们来说,7座的SUV市场竞争还没有目前5座那么惨烈,可能还有一些机会,这个市场机会我们要抓到,这是我们突围的方向。”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伍雪峰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众所周知,以十万元级别轿车起家的自主品牌,面对合资品牌的价格下探,曾一度陷入市场份额12连降的窘境。随后,中小型SUV市场成为了自主品牌的救命稻草,长安、传祺、吉利等品牌纷纷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好景不长,合资品牌的SUV产品迎来了换代期,并且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等合资品牌的产品线也下探至小型SUV市场,南北大众即将放弃“轿车优先”的战略,接下来将密集地投放六七款SUV产品,这也导致自主品牌独霸国内SUV销量前十位的局面彻底被打破。数据显示,6月份仅有3款自主SUV挤入销量前十名,分别是哈弗H6、传祺GS4和宝骏560,其余7款车均为合资SUV。

随着竞争的加剧,自主品牌开始在市场红海中开辟相对蓝海的细分市场,7座SUV成为众多品牌的首选。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7座SUV大致分两个阵营,分别是以长安CX70、东风风光580、风行SX6以及力帆迈威等车型为主的10万元级别平民SUV,还有即将上市的传祺GS8、奇瑞瑞虎7等相对高端的车型。

眼下,平民7座SUV均已成为企业内部最走量的产品。比如长安CX70上市仅4个月,销量突破3万辆;东风风光580上市两月,也斩获了1.8万辆的销量,一跃成为东风小康销量最好的车型。就连品牌力相对薄弱的力帆7座SUV迈威上市后,月均销量也在5000辆以上,成为力帆唯一走量车型。此外,奇瑞为了延续瑞虎系列的畅销,不惜为瑞虎7开发了全新的T1X平台。“从这点上看,7座SUV市场不仅保证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上升,也承担着其品牌向上的任务。”颜景辉对记者表示。

凭借性价比重构竞争区隔

虽然上半年合资品牌反扑SUV市场,导致自主品牌的明星车型遭遇围堵,不过凭借整个SUV市场的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仍然上涨了5个百分点。“合资品牌肯定会反扑,我们已经把它描述成踩踏式竞争。”北汽股份总裁李峰认为,自主品牌要守住现有的SUV市场份额,然后慢慢再进军高端车市场。

纵观整个汽车市场,最早开辟7座SUV市场的福特锐界和丰田汉兰达已经成为市场上的领头羊。今年前7个月,两者的销量分别达6.22万辆和5.37万辆,同比增长217.5%和60.84%,但由于售价偏高,导致大众消费者仍然“敬而远之”,我国自主品牌则率先抢占了商机,把眼光放在了20万元,甚至是10万元以下的细分市场。不过,正如李峰所说,合资品牌势必会赶上,大众、本田、现代、标致等汽车品牌纷纷将目光瞄准7座中大型SUV这一蓝海市场。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自主品牌应该还有3—4年的发展空间,如果在这几年之内自主品牌能够成功向上突围,即便合资品牌价格下压也不会对其产生太大影响。此外,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也导致我国家庭结构由传统的“221”向“222”过度,汽车厂商认为7座SUV车型将逐渐成为市场刚需。

眼下,合资品牌正不断蚕食自主车企在中小型SUV市场上所建立的优势,然而后者却在第三排座椅上率先发起了进攻,并且以平民的价格重新构建起了竞争区隔。“在合资车型赶到之时,如果自主品牌保持住性价比的优势,那么该细分市场很有可能出现继新能源汽车、小型SUV之后,自主品牌开辟出的全新爆发点。”颜景辉如是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