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金融资本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金融资本
 

2016年8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贷平台面临“生死线” 第三方支付同命相连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崔敏

近日,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首次就网贷的资金存管落地实施做出明确规定。

业内人士分析,意见稿对第三方支付公司而言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因为近日银行刚刚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了首批牌照续展和业务调整,如果该政策实施将对其业务造成一定波动。网贷行业也将由此面临一道“生死线”。

联合存管模式将下架

目前,网贷行业主要有三种资金存管模式:第一种为直接通过第三方支付的存管模式,即第三方支付为平台开立大账户或独立账户,资金在第三方支付的账户中流转;第二种为第三方支付与银行联合的存管模式,即第三方支付为平台开设大账户,并将其存到银行,银行监督大账户资金流转;第三种模式即银行直接资金存管模式,银行为平台用户开设子账户,用户资金交易意愿由银行确认,资金划转全部在银行端完成。

意见稿中提出“存管银行不应外包或由合作机构承担,不得委托网贷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代开出借人和借款人交易结算资金账户”。

金联储产品总监赵远飞表示,意见稿中对“银行+第三方支付”的联合存管模式构成了挑战。如果该意见稿落地实施,第三方支付将成为纯粹的支付通道。但实际上,银行自身就有支付的资质,无需第三方支付介入。对于第三方支付而言,如何在新的监管框架下找到自身的定位是关键,目前处境较为尴尬。

中国互联网金融青年会执行秘书长高震东表示,意见稿如果落地执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业绩短期内会产生一定波动,但第三方支付公司更多的应该做支付,做银行的补充业务。

乐富支付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管采取何种资金管理方式,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都是监管的核心出发点。如果上述要求落地实施,现有的联合存管模式必须进行改造。

网贷平台面临“生死线”

在高震东看来,网贷接入银行存管可谓是平台性命攸关的“生死线”,国内目前很多大平台还没有接入,还需要很长时间。

赵远飞表示,该存管政策一旦出台,或将令P2P行业经历一次最大规模的洗牌。届时大多数中小平台将面临“退出”风险。大量制度套利者、无风控能力的平台也将退出市场。

“事实上很多小平台只是在做资金搬运工,会加大系统风险和风险传导。存管要求的严格会将绝大部分的风控、合规性不高的平台拒之门外,网贷的集中度大幅提高是大势所趋。”拍拍贷总裁胡宏辉表示。

“对网贷机构而言,意见稿要求存管银行披露的平台内容要包含逾期率、不良率等核心信息,平台必须在风控、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做出更大的运营成本投入,必将大幅压缩盈利空间,加速行业优胜劣汰。”乐富支付负责人表示。

在金投手CMO乔青发看来,网贷平台想要接入银行存管须满足五项条件,其中一项是“拥有ICP许可证”,这或成为了网贷平台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而且这个许可证的申请程序比较严格,对企业资质要求较高,势必会有一大批企业在监管划定的硬性要求下,无法获得或达不到要求而选择退出。

意见稿理解有分歧

赵远飞认为,主管部门的智慧在于没有直接采取牌照式的方式,而是以符合银行资金存管要求的方式给了一个较高的门槛,直接掐住网贷的“命门”。

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会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监会下发的只是征求意见稿,未来还可能调整。“事实上银行层面不愿意单方面做资金存管;网贷平台如果不做银行资金存管就不合规的话,大量平台将无法生存,这对行业影响非常大。网贷行业宜疏不宜堵,应该给一定的出路。”黄震补充道。

“并且一般银行的接入要半年时间,周期较长,网贷平台还要加大手续费和技术投入,行业成本也会加大。”高震东说。

据了解,人人贷与民生银行在存管系统技术对接的过程中进行了诸多探讨,最终花费将近一年时间才完成系统上线。这一要求对于技术实力相对薄弱的平台来说将会是更大的挑战。

合力贷CEO刘丰表示,监管层一直在积极推进网贷行业合规性建设,资金存管具体方式方法由模糊逐步走向清晰。存管模式主要解决平台设立资金池和平台对投资人资金挪用问题,监管层对此是非常明确的。“该意见稿明确的是存管的资金控制主体,而不是限制的业务模式,我个人认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的存管模式更灵活高效,用户体验更好,毕竟第三方支付在接口和整合方面更成熟。”刘丰说。

理财范CEO申磊也认为,“行业内对意见稿的理解有一些分歧,希望监管层尽快给出明确说法。从行业的实践经验来看,联合存管模式在技术、体验上有一定优势,建议监管部门给予适当的探索机会。”

黄震建议,一方面网贷平台可以积极去寻找银行存管,即使这个政策不通过,对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利的;其次,第三方支付在中间起到增强风控的作用,要进一步提高风控能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