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特色小镇年代·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特色小镇年代·调查
 

2016年8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小镇:“既小且美”民风入画

贵州以其独有的山地特色,走出了一条“蒸小笼、串珍珠”的小城镇组团式发展新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见习记者 王星平 本报记者 郝帅

当国内特色小镇的概念兴起后,特色小镇以燎原之势加入到各地方兴未艾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而在众多尝试者中,贵州以其独有的山地特色,走出了一条“蒸小笼、串珍珠”的小城镇组团式发展新路,打造了旅游小镇、白酒小镇、茶叶小镇等一大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的特色小镇。

有专家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贵州以特色小镇为途径,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诸如规划不足、支持不够、人才缺乏等瓶颈,要培育有影响力的特色小镇。

政策引导 数量质量皆重

走在贵州仁怀市茅台镇,似乎空气中都充满了茅台酒的酒香。茅台镇镇长罗小军表示,这里的建设思路是做成“美、特、富”的精美小镇,让人感受到“水村山廓酒旗风”的诗意画卷。

在贵州,像这样的小镇还有很多。2015年,贵州省共有136个镇位列全国重点镇名单,2个镇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建制镇示范试点名单,10个乡镇列为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

“在西部地区,特色小镇的建设尤其要关注贵州省。目前贵州提出在全省范围内打造100个示范小城镇主要都是以特色小镇的形态存在,体现了贵州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追求。”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由此,贵州小城镇经济总量呈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5年底,100个示范小城镇累计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约3000个,签约资金3870亿元,到位资金1600亿元,新增企业约6000个。

特色小镇,“特”在产业支撑。各地依托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围绕此前贵州省办公厅提出的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和移民安置型等六大发展类型精确定位,引导示范小城镇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构建起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在冯奎看来,目前贵州的特色小镇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依托于传统优质资源的特色小镇,另一类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小镇。前一类占据了整个特色小镇数量的大部分,这些传统优质资源包括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特产以及特色文化等。

依托优势 特色旅游为先

业内人士表示,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延伸小镇的产业链,小镇要培育和引进企业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还要加大服务业在小镇经济上的比重。

“这种产业链虽说比较简单,但是对于特色小镇来说,是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很好的一条路径。”冯奎对此表示。

数字显示,2015年度以旅游为招牌的贵州省旧州镇接待游客总人数近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3亿元。全年解决了镇区和周边乡镇6000人的务工,其中吸纳异地人民搬迁1000余人就业。同时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民宿客栈、特色农庄的迅速发展。既解决了农民就业,又拉动了经济增长。

无独有偶,被誉为“梦里小江南·西南第一州”的安顺市旧州镇,此前一直是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乡镇,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在打造特色小镇之后,依靠其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和古镇底蕴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成为乡村旅游的后起之秀。

除了依靠自身优势发展的传统的特色资源小镇,贵州在打造的100个示范小城镇中,也有不少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小镇。

“由于近年来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大数据服务为核心的特色小镇也走进了公众视野。在贵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内建成的百鸟河数字小镇,正在努力打造中国‘东方的达沃斯’。”花红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 百鸟河数字小镇以“产教融合、产城互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建设和经营,培养优秀的毕业生,吸引更多企业入驻,繁荣地方经济。据了解,目前在百鸟河小镇入驻的有近30家大数据研发企业,其中2家为世界500强的大数据研发中心。

“好花红镇自2013年打造特色小镇以来,在百鸟河数字小镇一共投入人民币20亿元左右。今年投入力度有所加大,达到9亿元。”惠水县好花红镇镇长罗家胜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

罗家胜同时表示,近期政府和贵州一些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在百鸟河数字小镇建立了创业基金。小镇上科技人才研发出来的专利或者产品,经过认证之后,政府会帮助其进行包装成商品,推向市场。

根据惠水县统计局最新数据,打造特色小镇之后,老百姓在2014年人均年收入为7200元左右,到2015年年底,其人均年收入增至8517元。在产业结构方面,在打造特色小镇之后,好花红镇的农业GDP占总GDP比重从80%降至30%。打造特色小镇,对调整小镇的产业结构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集中资源 防止“千城一面”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贵州省住建厅计划全省将投入50亿元左右来实施“镇镇联动,镇村联动”项目。但就在大量特色小镇纷纷上马的同时有观点认为,在追求数量的同时,防止“千城一面”也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难点。

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贵州在建设特色小镇时并没有“贪大求洋”,而是依据自身现有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蒸小笼”式的小城镇。贵州大部分小城镇都有着相似的生态环境,然而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贵州也并没有将所有的特色小镇打造成千篇一律的绿色生态小镇,而是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掘每一个小镇上不同的优势、特色产业项目,推动发展“一镇一品”,做到生态和发展两不误。

“先试先行、先行先试,一直是我们打造好花红镇恪守的准则。”罗家胜告诉记者,“特色小镇之所以会有特色,就是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小镇在打造特色小镇时是在模仿其他小镇,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行,才能在小镇的发展中找到更多的‘特色’。”

记者注意到,在打造特色小镇方面,贵州也不是将各个小镇互相剥离开来打造,而是实施“镇镇联动,镇村联动”的方式来让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加入到特色小镇的队伍中来。例如位于黔南州的惠水县,在打造省级特色小镇好花红镇的同时,今年也开始在尝试打造州级特色小镇以及县级特色小镇。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特色引领、典型示范”的方式,最终实现全县特色小镇的目标。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对此表示,虽然每个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不一样,但是在打造特色小镇的方式上,贵州还是有很多方面值得其他地区借鉴的。

“贵州作为总体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在打造特色小镇在省市地级层面做好全面规划是有必要的。贵州在发展特色小镇的时候,地方上会结合全省的城镇化发展,明确指定了全省特色小镇的发展道路,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其他地区学习的。”冯奎说。

此外,冯奎认为贵州在打造特色小镇过程中,并不是“天女散花式”的开发,而是在选定某个小镇作为特色小镇开发之后,所有的人力和物力都在小镇进行集聚。这种发展模式,力度比较大,效果也比较好。

短板尚存 需要连续支持

相关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贵州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长期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有分析认为,贵州省大部分乡镇由农村型居民点发展而来,农业就业比重较大,财政可持续能力不强,传统产业未升级,新兴产业未成形,小城镇内生动力不足;其次,由于贵州小城镇在打造特色小镇之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底子较差”,在打造特色小镇之后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融资产品较少,融资难度较大;最后由于大部分的特色小镇位置偏远,规划建设、项目管理、投融资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对此,家国智库理事长叶伟春建议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吸引更多企业家投资,实现小城镇产业结构转变与升级;加大交通建设力度,实现村村通;推进和高校、和当地的职业学校的合作,培养紧缺型人才。

而在冯奎看来,贵州在打造特色小镇,主要是想要将产业、城镇、人文等方面在小镇上集聚。“目前贵州城镇化还不是很高,加上未来一定还会面临人口流动的问题,因此在发展特色小镇的时候建议不要单纯去追求数量上的突破,也不要浅尝辄止,在一个地方简单的提供支持,然后期望小镇能开花结果。”冯奎说。

同时,冯奎还表示,特色小镇是一个集约式发展的路径。在贵州城镇化不高的情况下,不要一味在数量上发展贪多,要培育一些有影响力的特色小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