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第20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8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创新 引领美好中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钱英

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工程2011年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是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
北京日出东方酒店
横琴地下综合管廊实景
全面建成的台塑河静钢铁1号高炉系统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在历史的长河里,科技创新始终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对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来说,经济实力抑或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然而,在这场科技创新的较量中,中冶集团厚积薄发,在中央企业负责人2013—2015年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中,荣获2013—2015年任期“科技创新优秀企业”称号,位居冶金类与建筑类中央企业前列,较上一任期跃升了15位,科技创新水平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

加快顶层设计 实施科技创新

2015年,中冶集团紧跟国家未来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积极顺应两化融合发展趋势,加快制定和实施《先进制造、3D打印、互联网+行动纲要》,并在科技创新活动及为全球客户提供冶金全产业链服务过程中,快速引入并应用3D打印和“互联网+”技术,通过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改进、创新现有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运营服务等全方位商业模式,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成本,在国际市场中确立“中冶制造”的价格优势、性能优势和质量优势,争取在下一轮全球产业重大变革中占据有利地位。

按照全产业链和创新链部署要求,中冶集团在完善现有的“国家级-集团与省部级-子公司级”两层三级科技研发平台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国家级研发中心建设,力争建成若干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依托中冶建研院建设的“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实现了公司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零的突破。

截至目前,中冶集团国家级研发平台增加至17个,位居中央企业前列;拥有省部级与集团级科技创新平台108个、子公司级科技创新平台50个。集团“两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已日臻完善,覆盖了冶金工程、矿山建设、环境工程与新能源、装备制造、高端房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业务领域。借助这些研发平台,中冶集团瞄准引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强技术集成与协同创新,不断促进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工程与产业化能力、促进传统行业技术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全面提升集团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此外,中冶集团积极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器、打造中冶靓丽新名片。在孵化器建设方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现有的研发平台,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孵化、技术研发、成果推广等项工作,在中冶集团层面和子公司层面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目前,在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领域,中冶集团已成功孵化出重庆赛迪信息技术、中硅高科、武汉都市环保、中冶华天水务等新兴技术企业,这些企业成为集团转型升级的靓丽“新名片”。

在核心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方面,加速实现设计、研发、专利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使中冶集团的技术、管理、装备融为一体,形成规模,让技术搭载在装备上走得更远、跑得更快,着力做到设计最优、施工最优、装备最优。

在示范工程建设方面,立足自身特点,将示范工程建设作为自主创新和成果推广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在积极推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将各子公司自主创新技术切实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实现了自主创新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形成了具有中冶特色的创新孵化器模式,受到央企同行的赞誉。

构建人才队伍 加强产学研用

中冶集团一直都深知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道理,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近年来,中冶集团科技部会同人力资源部,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合理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品牌人才、拔尖人才、高端人才的比例;积极引进高学历、业务转型急需的专业人才;大力引进和培养行业高端领军人才;加快推进技术人员从传统冶金板块向非冶金板块转移,更多更快地培养实际实用基础性人才。

同时,中冶集团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构建创新载体和平台,支持科技人才在创新活动中成就事业,真正构建起适应企业发展、结构合理、“真学真懂真干”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鼓励科技专家学习掌握业务涉猎行业领域的实用技术,逐步从企业型专家向行业型专家跨越,从国内专家向国际专家跨越,从冶金专家向复合型专家跨越。目前,中冶集团建立了首席专家制和首席技师制,设立了“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和专利奖励,鼓励全员创新和基层创新。

2013年开始,中冶集团大力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强与相关院校、协(学)会及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围绕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实施联合攻关,加速技术成果的应用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构建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一个大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全面提升集团科技创新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目前,中冶集团分别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相关高校开展了战略合作,建立了深层次、高起点的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机制。例如: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以及企业共同组建了“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有关高校,武钢、兴澄特钢等相关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科技奖及国家科技专项;与教育部、湖北省、中钢集团共建武汉科技大学等。

据悉,2013—2015年,中冶集团拥有的有效专利数连续3年位居中央企业第四名;拥有的国家级研发平台数达到17个,位居中央企业前列;3年共计获得国家科技奖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奖数量与获奖种类均位居冶金类与建筑类央企前列;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实现了中冶集团在专利金奖方面零的突破;主导制定并发布国际标准3项,国际标准工作打开新局面,有力地支撑了中冶技术、工程和装备走出去。中冶集团取得的这些重大科技成果,进一步提升了中冶作为“中国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

依托技术优势 实现转型升级

为应对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严峻形势,尽快提升新兴市场的竞争力,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中冶集团依托60多年的技术积淀,把在冶金等工业领域对“水、电、气”的技术优势延展到市政基础设施及新兴领域,担当起相关产业技术的突破者、创新者、引领者,用强大的科技实力为“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先进制造领域,中冶集团研发的特殊钢大断面连铸、烧结环冷机台车、特厚大矿体高效开采、特大型高效长寿高炉等一批先进新工艺、新装备在钢铁企业得到推广应用,效果显著,获得多项国家及行业科技奖励。

在节能环保领域,中冶集团研发应用了绿色环保智能化原料场、活性炭(焦)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焦化废水处理等一批节能减排新技术,为宝钢、武钢、山钢等企业的“绿色钢铁”生产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

在重点专利技术推广应用方面,中冶集团加强专利运营管理,协助子公司开展专利转让和专利许可等项业务,部分核心专利技术通过许可使用等方式获得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例如:中冶建研院开发的双向螺旋挤土灌注桩新技术的核心专利转让费收入目前已超过3000万元。

在新兴市场领域,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技术突破为驱动,为中冶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支撑集团大举向新兴产业领域发力,快速占领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美丽乡村、智慧城市、主题公园、水环境及康养等新兴市场,牢牢把握企业转型发展新机遇。

当下,科技创新正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科技创新链条将更加灵活、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犹如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中冶集团,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上,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围绕“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的战略新定位,不断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企业智慧发展的先机,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的通道,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发展释放活力,进一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三者有机衔接,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让科技创新支撑企业转型升级,让科技创新再创崭新辉煌,更让科技创新点亮美好中冶。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