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第20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8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西省未来5年 退出煤矿76个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G01版)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卫华介绍说,“停”,就是果断停产停建低效无效矿井,积极将所属低效无效矿井纳入“去产能”计划,主动承担起淘汰落后产能的责任。“转”,就是延伸产业链条转化煤炭产能,按照“产煤不卖煤、有煤不靠煤”的思路,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过剩产能就地转化和内部消化。“压”,就是主动压减生产矿井产量,杜绝超强度开采、超能力生产现象。“分”,就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王卫华说,今年以来,陕西已暂停了5个新建和扩大矿区的煤矿审批,计划未来5年退出煤矿76个,核减产能4706万吨/年。下一步将探索建立部门协调、信息共享、线索移交等“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目前,陕西省按照“扶优限劣”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煤炭产业布局和煤炭产品结构调整。

按照规划,调整存量结构,淘汰关中、陕南地区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渭北地区高灰、高硫、低热值产能,限制灾害严重矿井产量。2016年起,渭北老矿区3年内不再建新的煤矿,在建矿井一律停建缓建;高灰、高梳、扭亏无望、资不抵债、长期停产停建矿井,开采技术和装备列入国家限制目录又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矿井,60万吨以下非机械化开采矿井,包括陕南地区不能实现机械化开采矿井,大矿周边矿井等3年内有序退出。

而陕西省也将对榆林、彬长、黄陵矿区等资源优势明显、开采条件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项目进行“扶优”,着力提高优质煤炭产量比重、平均单井生产能力及采煤机械化程度。同时,按照多兼并重组、少停产清算的原则,对当前遇到困难或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优质矿井进行重组,全面推进全省煤炭行业结构优化。

“去产能”的目标是优化煤炭行业

面对日益严峻的煤炭行业形势,作为西部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煤炭企业,陕煤化集团已经计划关闭退出煤矿18个、缓建4个煤矿项目,退出落后产能3000万吨,涉及职工4万余人。

在煤炭持续遭遇寒冬的大背景下,陕煤化集团此前表示,寄希望于行业周期性的好转,寄希望于熬过一两年寒冬,就能迎来春天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可能的,只有引导资源衰竭、灾害严重、产能落后、扭亏无望的厂矿有序退出,从源头上消除治亏脱困,才能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煤炭市场专家认为,煤炭行业“去产能”不能仅仅停留在关停煤矿这样简单的目标上。煤炭行业“去产能”的目标应该是优化煤炭行业。如果仅仅是把产能减下去了,而整个行业的结构未能优化,“去产能”的工作可能会像目前一样一轮一轮地重复持续下去,永远不可达到靠企业自身通过市场来进行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煤炭库存仅55万吨。据集团董事长杨照乾介绍,这是集团煤炭库存的历史最低点。而且,目前库存主要集中于关中老矿区,而彬长、黄陵及陕北地区的优质煤炭矿井,库存几乎是零。来自陕西省煤管局的数据显示,1—5月,全省累计生产原煤15697.37万吨,同比减少1522.83万吨;截至5月底,陕西省属国有重点煤矿煤炭库存78.15万吨,同比下降了68.13%。

与库存下降相反的是,煤炭价格恢复性上涨。4月中旬,炼焦煤价格上涨带动整体煤价上扬,部分优质炼焦煤和洗精煤每吨上涨100元,陕北地区的化工用煤、动力煤每吨上涨10—30元。5月份,全省煤炭销量3554.30万吨,环比增加1052.09万吨,增长42.05%。

随着国家“去产能”政策的推进,对煤炭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陕煤化运销集团副总经理贺新告诉记者,市场的倒逼,让落后产能逐渐退出,这轮煤价上涨是前期非理性下跌后的恢复性上涨。一方面是近期国内房地产行业回暖的带动;另一方面,由于夏季用电高峰到来,电厂进入储煤期,促进了部分煤种的需求。据陕西省煤管局预计,陕西动力煤价格稳定上涨的趋势或将继续保持。

从6月1日起,陕煤化运销集团销售分公司对陕北矿区六个统销矿井铁销和地销的各煤种价格普遍上调,分煤种涨幅10元/吨—20元/吨不等,迎年内第七次涨价,也是涨幅最大的一次。

榆林市能源局局长秦林惠说,这次榆林煤炭领涨了全国市场,是榆林煤炭的终端市场建设和品牌建设的作用和国家“去产能”政策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但是总的需求面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要想真正从需求方面回暖,还得五年左右时间。总体需求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出现供不应求和价格连涨,这在以前是没有出现过的。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