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金脱实入虚 是个危险经济信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莫开伟
据媒体披露,最近全国各地十余家不同类型的实体经济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实体经济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是流动性宽裕,但资金宽松的企业不愿意投资;另一方面是资金紧张的企业融不到资。资产荒引发的投资纠结和不安全感导致的避险情绪纠缠在一起,再加上高企的融资成本,导致企业大量资金“脱实入虚”,形成资金“流动性陷阱”。(8月11日《第一财经日报》)
在当前经济语境下,企业资金脱实入虚首先是个大问题,但并不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因为企业资金脱实入虚并非企业情愿,也并非企业刻意追逐,而是整个经济环境形成投资回报低,导致了企业资金脱实向虚。据国资委2015年对各行业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统计,工业全行业平均资本收益率仅为5.5%,导致今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回落了6.4个百分点。同时,整个金融运行体制形成资金流向大型垄断企业,减少了中小企业信贷,为资金脱实入虚创造了条件。其次要解决企业资金脱实向虚,不仅需要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更需要政府、银行等部门服务企业理念、行为的根本转变,是一个系统性的经济与政治问题相混杂的庞大复杂工程。
如果任由企业资金脱实入虚的趋势蔓延,其后果是非常危险的。这种危险表现在四方面:
其一,大型国企资金备存在银行账上,或用于应付银行还贷,或准备投入其他虚拟产业领域,如借贷给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不断参与“影子银行”,这意味着大型国企失去了扩大再生产欲望和动力,收缩了整个经济成长空间,更会影响经济复苏和国家经济增长目标实现。
其二,意味着资金向大型国企及银行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加之受目前资产“配置荒”影响,这些“过剩”资金必然要寻找保值增值渠道,驱使大量资金进入股市高风险领域及房地产高回报产业,甚至是政府主导的一些融资平台领域,诱发更大范围的资金脱实入虚,它必然会高杠杆地吹大虚拟产业经济泡沫,加剧中国产业经济畸形化。
其三,意味着经济本身仍处于低迷状态,产业投产回报较低,使实业投资,尤其制造业根本无利润可言,更会促使企业资金脱实入虚;加上部分中小微实体经济达不到银行融资门槛,向民间融资机构寻找资金出路,加大了融资成本,给中小微实体经济带来沉重债务风险。在投资回报低与融资成本提高双重挤压下,更削弱了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加速企业及整个社会资金脱实向虚,对中国“双创”经济战略实施带来严重障碍。
其四,更加剧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资金两极严重分化,拉大大型国企与中小微企业之间资金“马太效应”,形成资金反向运作,企业越大资金越多、投资兴趣越降低;企业越小资金越少、投资意愿越强,更加剧中小微企业投资无奈和大企业的资金脱实向虚,催生了全社会企业的投资病态,从而形成影响整个经济顺畅运行的最大障碍。
显然,企业资金脱实入虚行为亟须加强宣传引导,使企业意识到资金脱实向虚的危害与后果,培育自我纠错机制,恢复资金主动投向实业功能;同时,政府应在货币与财政政策上共同发力,有所作为,为企业资金脱虚入实营造环境。
一方面,全面提振民间投资兴趣,开放所有垄断产业领域,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产业零准入门槛,消除一切行政性、体制性障碍;同时,加大实体投资扶持力度,设立各种政府产业发展基金,对立足实业投资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给予产业启动基金,并给予相应财政奖励资金。
另一方面,对一切投资实业的企业,结合营改增,给予税收减免及信贷扶持等更加灵活政策。比如对企业投资实业实行优惠税率,对投资实业的企业降低贷款条件、给予中小民企与国企平等信贷身份、提高授信额度和降低贷款利率等等,让企业减轻负担,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扩大获利空间,全面提振企业投资热情和动力。
再一方面,全面抑制虚拟产业经济泡沫,加大对股市、楼市监管,出台更严厉金融监管制度,抑制资金过度涌入股市、楼市领域;尤其毫不动摇地推进供给侧改革,不遗余力地推进国企改革,加大去产能力度,有效改善企业盈利能力,提升行业的投资价值;同时,坚决淘汰僵尸企业,建立企业退出机制,加快企业破产步伐,控制政府债务过度膨胀,实现社会资金优化配置,将资金引向实体经济,为企业投资实体经济提供不竭资金动力。
(作者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