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格局下 市场寡头一言不合就会伤及创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江金骐
互联网时代,每过三五年,差不多就是一代,即使是大佬,也无时无刻不担心自己在代际传承中被颠覆。所以,在过去近20年里,中国互联网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崛起,互联网产业的格局,也随之进入寡头竞争的局面。
谈到互联网时代的寡头竞争,最近几年由BAT担纲主角,在此之下,细分领域也相应地被寡头垄断所支撑,最新的案例是,腾讯控股海洋音乐,稍早的案例有,携程与去哪儿、滴滴与快的、美团与大众点评,所列各家两两交易,这些都显示,在众多的细分领域,寡头竞争的趋势正在更多、更快地形成。
寡头形成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他们创业的一种,但对于更多的创业者而言,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失败的是多数。许多创业者为了避免失败,他们一方面专注每天的研发、市场开发以及内部管理等,一方面不得不面对寡头进入的威胁。“寡头威胁”已经成为许多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本来,互联网是一个平等、分散、开放的平台,而现在的互联网却把数量惊人的资源和无限扩张的权力,转移到了极少数垄断者的手里。在技术、资本、品牌和政策等方面,中小创业者处处受到不公正待遇。以BAT为代表的大集团,他们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不但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形成限制,还扩大了不平等的社会竞争。
以阿里巴巴为例,我们只需对阿里巴巴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家全世界闻名的互联网帝国,对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半壁江山已形成呼风唤雨之势,从在线视频到出行拼车,从文化产业到金融业态,以至于每个个体的日常消费,凡有互联网的角落,都有阿里的触角所在。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百度、腾讯身上,或是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或是避免阵地被竞争对手占领,他们都开始广泛进军所有互联网领域,要么将竞争对手兼并,要么将竞争对手消灭,在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比如打车,比如视频,会给许多人一种错觉,好像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就剩下BAT了。
BAT是寡头的最突出表现,但不是全部。从BAT身上,我们看到的寡头,似乎也没那么面目可憎,更多的时候甚至还感觉到它的好处,比如在职业教育领域,各家竞争鱼龙混杂,大量不规范的、高价劣质的平台混迹其中,而像高顿财经那样、能得到行业认可的平台,恰恰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更高水准、更好体验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寡头为大家带了期望得到的东西。
然而,期待的归期待,警惕的归警惕。为什么呢,因为寡头毕竟意味着垄断,意味着傲慢,具体到今天,寡头之下的互联网格局对“大众创业”的伤害也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在《互联网寡头威胁市场经济》中写道:利用微信等免费社交平台实现本社区成员间的商品、服务信息分享,依靠有限的交易和少量广告维持运营,这样的运营方式,很显然不是特别成熟的商业模式。而现在开发客户端应用,费用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这就决定了依靠信息交流平台而发起的创业,很难有大的突破。很多没有自己独立创业平台支持的社区创业者,都遇到了资金、技术、团队等方面的瓶颈。他们一方面想做大,另一方面又缺乏各种资源。而无法完善社区创业的商业模式,最终树倒猢狲散。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格局下,寡头对创业者来说,无异于参天大树下面的小草——没有阳光雨露,生长从何而起?所以,我们认为,在很多领域,寡头固然会带来稳定和高水准,但对时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寡头犹如蔽日阴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