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路径显成效 助力江铜集团做强做优做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G01版)
三大路径助力“三自”试点改革
据江铜集团方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配合“三自”试点改革,江铜集团不断传导改革动力,加速改革对接市场。按照“夯实基础、完善体制、优化机制、提升绩效”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集团改制、营销体制、科研体制、人力资源管理等16项内容的改革,推动江铜内部改革的全面深化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
例如针对营销管理分散、营销资源失统、营销竞争无序等情况,按照“三步走”的步骤,构建适应江铜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营销体制。此外,江铜集团还推进内部二级单位模拟市场化考核的改革,增强了内部单位员工的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各试点单位将着力点放在挖掘潜力、消除潜亏上,成本较上年有大幅下降。
在深挖内部潜力,促进提质增效上,江铜集团连续两年将提质增效视为年度政治任务,强调正确处理好规模增长与效益提升的关系,在“存量调强、增量调优”上做文章。“存量调强”,重点强化厂矿单位的成本控制,消灭公司的“出血点”和亏损源。“增量调优”重点是对未来发展项目加重投资效益的考量,坚决放弃只能做大规模而不能贡献投资回报的项目。
除了“存量调强、增量调优”,“标杆管理”也被江铜集团列为提质增效的主要路径。“标杆管理可以着力提高运行效率、提升技术经济指标,全力打造世界火法冶炼的铜业标杆,塑造更强的竞争力。”江铜集团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据了解,2013年标杆管理首先在江铜贵冶展开,以此支撑“打造世界炼铜标杆工厂”的新目标。标杆值是通过对伍德麦肯兹数据库中全球75家冶炼厂和84家精炼厂的指标进行梳理,检索出工厂历史最好水平和世界最好水平而形成。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了行业地位进位赶超和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
在持续推进的改革中获得红利
在李保民看来,江铜集团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除了离不开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这一前置条件外,是得益于江铜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企业持续推进的改革中获得红利。
“从实质上讲,‘三自’试点改革就是还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基于这一认识,江铜实施‘三自’试点改革从一开始就以市场为导向,凡是顺应市场要求的就推进,不适应市场要求的就改进。”李保民称。
据介绍,当铜管产品的主要客户——美的提出,能否供应帮助其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铜管时,铜加工事业部会同技术研究院马上进行大螺旋角内螺纹铜管的研发和生产,及时为美的提供了所需产品,除了加强有效供给,为自己获得了每吨增利500元的效益外,还帮助下游客户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产业链的增值。正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三自”试点才有方向、有针对性,才能发挥企业在市场的主体地位作用。
据李保民介绍,“三自”试点改革,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增强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因此,江铜集团试点“三自”,就是将重点放在提高“五力”上。
如在提高企业创新力上,强化了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调动技术人员积极性。银山矿业公司技术人员,面对企业效益下滑的严峻形势,为降本增效,打破思维定势,大胆挑战常规,提出以顽石替代钢球充当磨矿介质的设想,历时300多天的实验,攻克了材质不同、受力不均、衬板受损、充填难做、指标不稳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取得了顽石替换钢球的成功,成为国内首创。
“改革是永恒的主题,深化改革永远在路上。以‘三自’试点为核心的国企改革,是江铜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李保民称,“下一步,江铜仍将全面系统、扎实有序地推进和做好‘三自’改革,为实现江铜的战略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