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建议领导更容易接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我再也不给领导提建议了,反正他也不听,说了也没用。”在职场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一些员工觉得自己的建议非常好,但给领导讲过之后,却没有被马上采纳,甚至是没有得到回馈,就觉得特别失望。认为领导听不进去自己的“忠言”,是对自己不够重视,并对给领导或公司提建议这件事失去热情,甚至工作的积极性都受到影响。
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的建议是个好主意,为什么就不能做到“说一千遍也不厌倦”呢?
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都是有差异的,你觉得非常容易理解,并且你已经表达清楚的事情,但对方可能一点都不明白。站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上,对于一件事情是非好坏的判断也不一致,极端时甚至对同一句话的理解互为相反。也就是说,你认为很好的建议,一定是带有一定主观性,真正实施的效果,未必如同你的想象。领导不认同或者是没有反馈,都应当是正常的。我们先排除这种情况,假设你所提的建议真的是很好,有很高的含金量,领导却没有听,又应当怎么办呢?
民间有一句话说,世界最难的有两件事,一件是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口袋里,另一件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装到别人的脑袋里。这也就是说,即便是你有一个“价值连城”的好主意,如果想立刻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和响应,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对方是你的领导呢。
所以,当你真正有一个对单位、对事业、对社会有价值的好想法时,一定要抱着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通过适当的策略让你的建议得到执行,体现你的价值。
一个重要的建议,首先应当是找一个正式的场合,以比较正式的方式向领导提出来,以便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及时响应。如果你提建议的场合或方式不对,即便是表达得很清楚,领导听得也很清楚,并且也理解到位了,但当时领导的关注点在更紧急、更重要的事情上,也非常有可能被忽略掉。
当然,提建议的时机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要让领导马上给予关注,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的。但是,如果能够恰好单位要解决此类问题,或者是在相关问题成为制约性因素,希望马上得到解决的关节点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得到采纳的概率就比较大。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所提的意见最重要,但领导要同时面对很多人、很多事,关注的点会比较多,想让领导把你的建议一直记在心上,不是很现实。
利用书面形式给领导提建议是一种非常值得采用的做法。一方面在把建议落到纸面上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原本自己觉得超级有价值的建议,也有一些不够尽善尽美之处。撰写建议的过程,也是一个细化和完善建议的过程,会让建议的条理性和可操作性更强,更容易被领导采纳。另一方面是,对于纸面的建议,领导显然应当更加重视,既可以利用更方便的时间看,也可以有更宽裕的思考和反应的时间,便于领导更深度地理解建议的价值。还有一点就是,即便领导当时并没有觉得有马上采用的必要,当他碰到问题,想起曾经某人有个书面建议,还可以找出来再进行研究。
被看做是东方智慧象征的诸葛亮,在没有“出山”之前,也不过是一个躬耕于南阳的民间人士,之所以刘备能够慕名“三顾茅庐”,就是因为诸葛亮“常自比于管仲乐毅”,在江湖上营造了自己的形象和声望。借鉴这样的做法,通过不断提建议,用合适的方式提建议,哪怕一直都没有被采纳,也会营造你个人“诸葛亮”式的形象,一旦单位或领导有“急需”的时候,就会对你委以重任。
另外,如果针对比较紧急的事件,你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建议,自己提给领导可能会影响建议效果的话,你也可以找一个能对领导产生更大影响的人,通过“关键人”去促成结果的达成。
因为一两个建议或者一两次建议没有被领导采纳就心灰意冷,不再为公司提建议,那是对单位不负责、对事业不负责、对领导不负责,当然更是对自己不负责。
也许你现在提的建议领导并没有认为很好,但你心里的另外一个建议却是领导非常想要的,如果你因为以前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或重视,就把心里其他很好的想法浪费掉,不是很可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