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民融合获取资本红利
企业可通过并购进入军品领域,或依托自身技术拓展军品业务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钟文
“目前,军改已经走过阵痛期,军费的有效利用得到加强,武器采购的费用得到保障,这为军民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中研普华研究员危仁鹏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与此同时,国家对国有企业、对国有军工类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鼓励有加,因而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进程有望加速。
数据显示,军工类企业包括地方军工以及军民融合A股上市公司近100家,总市值达3000亿元。这应该是一个偏弱的数字,因而空间巨大。
资产证券化率空间巨大
随着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以及中电科的科研院所改制,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进程再次进入一个高潮期。军事工业代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将成为中国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动机,也将成为社会资本不断涌入的热点区域。
随着军民融合政策的发力,军工企业的资本运营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军队改革带来的新时期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变化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在民用市场的推广应用将带来军工产业规模化发展。他说,随着国家安全战略升级和军工体制改革的“红利”释放,军工板块在资本市场上异常活跃,这会形成对场外资金的鼓励。
军工证券化具有非常大的空间。西南证券研究员庞琳琳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外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率约为70%到80%,我国十大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约为25%,水平大幅低于国外成熟军工企业。最高的中航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水平在60%左右,但按照资产证券化达到80%的目标,也仍然存在巨大的市场运作空间。
资料显示,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并购整合,是世界军工企业强国的普遍做法。在美国防务新闻网公布的2015年全球最大的100家军工企业中80%为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率大都在70%—80%的水平。借助资本市场,美国催生了波音、洛克希德马丁、雷神、通用动力等军火巨头,长期稳居世界军工企业排行榜前列。
东吴证券研究员周尔双对记者表示,预计2016年下半年,国内将迎来以研究院所资产为主的军工资产证券化高峰期,军工企业潜在资产证券化的空间很大。随着军工企业证券化速度的加快,一些军工企业将会逐渐将优质的军品资产注入资本市场,军工企业的股权结构也有机会放开,从而发展成为如同国外军工企业一样分散的股权机制。随着军民融合政策的放开,预计更多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将进入国防军工配套体系;从而有效推动集团整体上市和推动军工企业资产整合。另外,除涉及国家安全核心机密部分要保持国有独资外,其他民品部分完全可以放开,推行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大路径进入军工领域
从实际来看,上市公司介入军工领域的方式五花八门,但主要路径有三类:一是通过并购或者与科研院所合作快速获得的局部技术优势以及通过收购相关军品生产企业标的进入军品领域;二是依托自身现有技术拓展军品领域业务,获得军工保密资格或者军工订单;三是通过设立军工产业基金的方式进行布局。
记者梳理发现,仅今年6月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收购军工企业。江苏苏州春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并购北京驰亿隆科技和西安兴航各52%股权,两家公司均为军工企业;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有限公司董秘曹洪伟也表示,该公司正在并购军工企业师凯科技,军民融合产业并购基金已经完成工商注册工作,即将进入正常运行。广东群兴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拟购买三洲核能100%股权。
事实上,在军民融合中,除了政策的支撑外,重要的还是看实力。危仁鹏告诉记者,从他们的研究来看,2015年国防军工行业总体营收同比上升5.17%,但归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116.72%,幅度明显。信息化相关概念公司行业营收和利润的表现堪称优良。他认为,这是因为国防军工行业中船舶行业营收占比最大,且船舶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民品业务又占据主导, 而民用船舶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导致船舶行业景气度低迷进而拖累整个国防军工行业利润表现。而受上市公司民用业务拖累的航天装备和航空装备子行业也都保持了正增长。
另外,新研股份(航空航天结构件龙头企业、拿单能力强)、海兰信(航海电子和海洋防务信息化龙头、受益于远洋海军建设)、海特高新(航空维修领域龙头),中航机电、中航光电、航天电器、航天机电和海兰信、上海佳豪、神剑股份等军工板块估值水平较高,整体市盈率在100上下,远超过沪深300市盈率,航空装备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相对较好,收入增长速度方面高于沪深300指标。
“当下,单一的信贷资金已经无法满足军工企业的发展,唯有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才能使公司获得充裕的资金进行独立研发和外延并购。同时,特殊垄断使得军工企业缺乏一定的竞争力。通过资本引入将开启军工企业的改制,也将推动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刘孙亮表示。
(本报记者朱虹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