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文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文创
 

2016年8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好文化创意小镇 记住“乡愁”

来源:中国企业报  

在我国资源环境压力日趋加大的现实背景下,摊大饼式的大城市扩张模式所带来的环境差、就业难等弊病和矛盾日益突出,“乡愁”城镇化的新理念要求我们突破原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回归“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根本目的,重拾“逐水草丰美而居”的意境。

推进“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就是实现聚人、留人、宜人的城镇化,就是体现乡土、乡情、乡里文化内涵的城镇化,同时也是创造新产业、新就业和新价值的城镇化。

●设立“守住乡土”的文化红线,把文化创意小镇的规划建设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建议从法律、规划和制度等不同层面统筹推进“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

首先,设立城镇化建设的文化红线,研究制定出台“新型城镇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等法规,确保地方文脉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延续;

其次,启动以文化创意小镇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建设,将其作为新型特色城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再次,建立以文化“软规划”引领建设“硬规划”的约束性机制和制度,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台具有文化魅力的个性化城镇发展规划,彰显不同的文化特色,把“乡愁”融入城镇的一砖一木。

●挖掘“魅力乡里”的文化资源,鼓励发展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以中华文化自信塑造散发独特个性魅力的小城镇,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意转化为当代发展的文化资本。

一是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战略,挖掘地方文化基因,建设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一镇一业”、“一镇一品”地方特色产业体系;

二是鼓励发展以本地特色主题文化为核心的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民间工艺、文化艺术、民宿客栈等文化创意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吸引年轻血液,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自我造血模式,出台支持年轻文化创客、返乡大学生等落户创业的新政策;

四是探索建立促进文化创意小镇发展的社会化推进机制。

●制定“惠及乡亲”的文化政策,探索优质文化资源向小城镇的转移配置机制

始终坚持以广大农民、老百姓为受益主体的文化创意小镇建设原则。

一是在国家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中优先考虑配置小城镇;

二是探索文化艺术学校、文化艺术团体机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等优质文化创意资源向小城镇转移的机制、政策和路径;

三是建立惠及农民乡亲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为离土不离乡的农民们就业、学习、经营、生活等提供综合配套支持政策。

●构筑“寄放乡情”的文化合作,推进两岸携手共同建设中国梦想家园

一说“乡愁”,就自然想起余光中《乡愁》那首诗,那里体现了诗人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所以,有高瞻远瞩者建议两岸共建文化创意小镇,使之成为两岸人民“寄放乡情”的共同家园。

一是共建中华文化创意小镇数据库,系统梳理两岸文化小镇资源,共享文化创意小镇建设经验,延续中华文脉;

二是联手开发“两岸中华文化创意示范小镇”,发挥两岸文化创意人才的聪明才智,在广阔的中华大地共同塑造文化家园,寄放游子的思乡之情;

三是携手创建“乡愁”文化创意系列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本报记者综合整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