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产业公司
 

2016年8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企业凭什么吸引精英?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见习记者 薛午安

王利博制图

在社会精英纷纷加盟互联网企业的同时,这些企业人才缺口巨大、行业内人员跳槽频繁、流入人才不适应岗位需求等情况也已呈现。对此,互联网企业纷纷拿出应对之策。业内人士认为,人才是互联网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科学的人才机制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行业精英纷纷加盟互联网企业

有关专家表示,移动互联网行业存在大量人才尤其是高端精英的缺口,未来5年,中国互联网人才缺口将达1000万,仅2014年到2015年,百度就从市场上招揽了过万名各类人才。

人员流动频繁,能进能出也成为互联网公司面临的一大特色。一方面,根据拉勾网2016年3月发布的独家数据显示,互联网从业者平均19.7个月跳槽一次。针对这种现象,一家不愿具名的门户网站业务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员流动在企业间不可避免,互联网行业的流动比例保持在10%左右是最好的状态。

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吸引了不少公务员跳槽加盟,使企业保持了合理的人才结构。据记者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原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近期已辞职加盟阿里巴巴,出任公共事务部副总裁;此前,国家质检总局原新闻发言人陈熙同于2014年5月辞职后出任360公司主管市场部的副总裁。数据显示,转型的公务员当中,有9.6%选择投入到了互联网相关行业。互联网行业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极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及创新的氛围等条件是受青睐的原因。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和更多的个人发挥空间,也恰好迎合了公务员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据智联招聘调查,互联网行业也急需一些熟悉政府公务并与政府沟通顺畅的人才。因此,从公务员队伍中吸引这样的人才成为首选。“像阿里巴巴等多家公司就设有政府关系部,专门与政府打交道,自然愿意吸收有过公务员背景的人。”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黄若珊表示。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吸引了不少其他行业的人才。自2013以来,电信、教育科研、媒体、交通运输和房地产等行业的许多人才都转型进入了互联网,稍微缓解了互联网面临的人才缺口。

人才激励机制成决胜秘笈

高素质人才纷纷加盟互联网企业,与这些企业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不无关系。百度的机制概括为:招最好的人,给最大的空间,看最后的结果,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014年9月10日,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正式加盟百度任总裁,负责新兴业务。此前,5月17日,人工智能领域权威学者、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博士出任百度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百度研究院。百度从未掩饰其对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渴求。

业内人士认为,很多新员工选择百度是因为他们认为百度是技术的天堂,当公司选择让技术成为最核心的竞争力的时候,产品团队和运营团队必然会受到影响。阿里擅长的和最大的空间是运营,腾讯则是产品,这就是公司的基因。

百度是一个结果导向的公司,不论资历、年限等等,只看事情最终做成了没有。一位在职的百度员工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百度有五档绩效,每年最后一档的人是要自动淘汰的;如果两年之内,你都处于绩效最后两档,那也是要被淘汰的。如果你成长的非常快速,超过公司大多数人,绩效连续在第一档和第二档,会有专门的绩优奖,给你最多的发展资源、机会和空间。百度内部正是用这套机制,让更优秀的人加速往前跑,使得人才不断地迭代,保持公司旺盛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传统零售业苏宁也在“互联网+”的进程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连锁经营”到“互联网零售”、“互联网金融”,苏宁内部的人才结构经历了一个系统化再造的过程。近期,苏宁CHO孟祥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2012年到2014年的3年时间,苏宁从社会上招了1600多名中高层人才,这比前面10年苏宁引进的中高层的总和还要多。”

苏宁转型期间另一个热门职位是IT岗位。据了解,苏宁仅2017年就有几个亿的人工费用预算。孟祥胜说,“每年光是新人引进就占了很大一部分预算。现在苏宁总部大概有将近4000人,国内有一部分技术团队,另外北京、上海正在组建新的研发中心,这几个加起来有5000人。”如果按照人工成本的配比来看,苏宁整体IT员工人数大约占所有员工人数的不到十分之一,但IT人员的薪酬差不多能占到15%—20%。

互联网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近日,联络互动董事长何志涛表示,争取互联网人才的关键是多方面满足其需求,创造让人才可以一展本领、不断创新的自由、开放、充满激情、使人感到有成就感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