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7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住供给侧改革源头 开创产融结合时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玲玲

“央企产融结合发展趋势”主题论坛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明确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要求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意见》也提出开展金融机构以适当的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

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张陶在首届夏季央企投资发展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新常态,面临着结构调整,面临着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发展模式的转换。在此背景下,投融资领域的改革就更加显示出其迫切性。

央企投资协会会长廖家生认为,投资领域的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源头,要想把控好投资的力度和尺度,就要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导向作用及调整优化中的推动作用。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据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介绍,2014年国资委在中粮集团和国投公司进行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今年,则是新增了神华集团、宝钢、武钢、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和保利集团7家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选择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

“改组组建两类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楚序平称。

楚序平直言,两类公司还处在探索之中。在试点探索中,要深入研究国内外一些投资运营公司的经验,进行借鉴。比如,要学习日本综合商社经验,探索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商业资本融合经验,扩大行业的影响力、带动力,引领和带动日本经济。

在楚序平看来,当前的两类公司试点要特别注意几大问题:一是两类公司的功能定位问题;二是两类公司的产权结构问题;三是国资委—两类公司—实体企业关系的问题;四是要建立两类公司派出董事和监视制度;五是要探索两类公司产融结合的业务模式;六是探索两类公司市场化薪酬改革;七是两类公司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八是两类公司要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打好“游击”,守住“阵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指出,在我国目前的历史时期下,到底是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还是实体经济为金融服务?中央文件明确给出了答案,即金融企业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金融很大程度上是正反馈的过程,中国经济的转型与二次创业取决于资源的整合,以及跟其相关的债务重组和金融资源重配能不能完成。”在陈道富看来,目前很多央企都在进行金融整合,而金融背后最核心的则是“信任”问题。“在经济转型时期,基于商业的信任大幅下降,此时深受国民信任的国有企业应该承担起责任,将行业资源进行重组,找出价值增长点,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相关规律,来寻找产融结合不同的手段。”

“产融结合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央企创造价值、创造利润的需要。”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文广列举了华能在产融结合方面的例子。

“作为国内产业办金融的早期实践者之一,华能集团在学习借鉴通用电气模式的基础上,率先成立了具有金融控股职能的华能资本服务公司。在当年电力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多数电力集团都在亏损,由于进行了产融结合,华能有效地躲过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

赵文广指出,产融结合的发展路径无外乎是由产而融、由融而产,从目前的政策法规来说,央企发展产融结合比其他金融企业更有优势,而目前确实很多大型央企也都在进行相关方面的探索与发展。

“金融相当于游击战,产业相当于阵地战,不管由融而产还是由产而融都必须要做好产业,产业永远是我们的根本,守土有责,否则难以寻求金融的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黄晓龙建议,中央企业进行产融结合,尤其要注意经济周期与产业自身的行业周期,在宏观周期变化中做好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