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7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央企业“瘦身健体” 需从制度变成行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钱英

王利博制图

今年上半年,国投总部的职能部门由14个减少到9个,总部人员减少三分之一;山东兖矿总部机构由48个减少至10个,管理人员由867人减少至100人,累计减少各类用工2.1万人,年节约人工成本18亿元。

“目前中央企业层面改革已显示出从外部重组整合转向内外共同发力的迹象。”国资资深专家李锦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道,“虽然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推进速度缓慢,但制度正在变成行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痼疾难除,我们应该多鼓励。”

反思央企

“体态臃肿”之成因

今年5月1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针对中央企业存在的主业不强、冗员多、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中央企业“瘦身健体”、压缩管理层级的决定,要求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2016年选择一批中央企业启动压缩管理层级和压减法人层级、法人单位试点,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多数中央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到3—4级以内,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压缩管理层级,是此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学者认为,压缩中央企业的管理层级之难,是因为利益问题;也有学者把中央企业层级多和企业高管腐败联系在一起。那么,中央企业形成多层管理层级的原因何在?

李锦分析称,“中央企业下属子公司,不仅按业务划分,还对应区域行政机构划分行政层级,导致企业层次多、机构臃肿。另外,过去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社会,除了主业,中央企业还为职工提供医院、学校,供水、供电、供气、物业(三供一业)等社会服务。总体来说,历史、体制、业务发展转型、规模、行业管控都是成因之一。”

以中煤能源为例,目前中煤能源一级管理层为党委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下设提名委员会以及经理层,经理层下设董秘办、办公厅等21个直属机构以及众多分公司,分公司下设多个子公司,子公司之下还有子公司。机构庞杂的中煤能源近年业绩不佳,其在2015年亏损25.2亿元,今年一季度再度亏损2.23亿元。

“可以预计,在众多急需瘦身健体和提质增效的企业中,钢铁、煤炭行业的企业会占绝大多数。”李锦说。

只有“瘦身”才能“健体”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就表示,106家中央企业无论是在体制机制上还是在管理能力上,仍有与新常态不适应的地方,如与优秀的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相比,中央企业管理层级仍然比较多,对此必须要改革,要压缩层级。

肖亚庆指出,当前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产业结构偏重,重化工领域资产总额接近7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很重。中央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主动作为,“抓好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是中央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此次压缩层级改革,目标非常明确,一线人员将增加,有利于中央企业瘦身,从而实现扁平化管理,提升效率。”李锦表示,压缩央企层级,富余的人员将以内部消化为主。

记者从兖矿集团贵州能化大方煤业公司了解到,对于该公司富余人员的安置正是采取了内部消化为主。该公司实施了富余人员竞聘上岗制度,对空缺岗位进行公开竞聘,力避以往关起门来“点将”、“伯乐”一人相马的弊端。大方煤业一位内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像这样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竞聘空缺岗位人员,在公司历史上尚属首次,开创了公开选拔聘(任)用管理人员的先河。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都比以往有了明显提升。”

压缩层级

需有政策“保驾护航”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央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准官僚机构,具有行政特征,逐级审批自然流程会很慢。大型民营企业层级也不少,流程却快很多。

聂辉华分析,这主要取决于激励机制不同,国有企业决策者考虑更多的往往是风险最小化,不同于民营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所以,一般会追求集体决策,流程长且复杂,这也是现实问题。在聂辉华看来,“即使压缩了层级,国有企业也未必能有决策效率的实质性改变,但可能会好转一些。”

“压缩管理层级最大的阻力在于实践操作。”聂辉华认为,阻力一方面来自下面,孙子公司、曾孙公司的实际控制者,“主要都是中央企业内部人。”聂辉华说,“另一方面,清理往往会涉及估价,很容易被怀疑是国有资产流失,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这种大动作,如果没有国务院或者国资委的配套文件,恐怕很难顺利完成,上面没有操作细则和政策,下边就没人敢动,因为怕犯规,怕踩红线。这也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中央企业长期以来体制机制造成的束缚。”聂辉华如是表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