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宜宾峰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宜宾峰会特刊
 

2016年7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创大引领 成都高新区注册企业“井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龚友国

成都高新区政务中心工商登记窗口业务繁忙

双创主体增长迅猛 新登记企业1.5万户

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启动实施“双创大引领”行动,继续大力实施“创业天府·高新区引领工程”,高起点谋划创新创业发展战略、高规格布局创新创业发展空间、高层次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高品质打造菁蓉国际广场,开拓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新登记企业达15122户,新增科技型创业企业1510家,新增创新创业载体31万平方米;新增一批基于技术研发、设计、测试等关键环节的公共技术平台5家;新增创业导师50人,创业导师规模达150人;新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创业平台10家,新增科技创新平台10家,引进培育科技创业企业和团队200余家;培育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的科技创业企业21家;新增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170家,创业人才536人,其中海外博士105人,区外“千人计划”创业者9人。

成都高新区工商局副局长孙秀蓬分析认为,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区域营商环境,促进了创业创新人才、企业和资金的聚集,提高了成都高新区对内资、外资的吸引力,进一步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热情,新设企业继续保持旺盛增长的态势,对成都、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双创”形成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企业登记快速增长,表明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孙秀蓬说,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继续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放宽企业经营范围登记改革,更加尊重企业自主经营权,并运用“互联网+”思维,全面实施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让登记注册更便捷。

“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采取一系列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的举措,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孙秀蓬表示,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开展集群注册、个转企等工作,强化股权质押和动产抵押登记等登记服务职能,支持民间投资和企业融资,为创业者进一步扫清创业障碍,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营造开拓创新的市场氛围。

完善双创服务体系

不断释放双创基因

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公共技术平台体系规划,打造完成全要素双创信息资源平台,建设了菁蓉创新创业网站和三个数据库(双创企业信息库、全球要素资源库、双创企业信用库),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服务模式,对创新创业企业、团队、个人实现全要素资源的线上线下动态适配服务。

据悉,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全面构建“双创”服务体系,“双创”政务服务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在国内外举办“创业天府·菁蓉汇”大型活动9场、小型活动50余场,参与人次逾1万人。

“我们力争今年年底前引入创新型孵化器10家以上,引进各类科技创业企业3000家,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创办企业200家以上。”成都高新区创新中心主任缪晓波说,“我们要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条件,不断释放成都高新区的‘创新创业基因’潜力,积极打造创业要素密集、创业主体繁荣、创业平台高效、创业服务完善、创业文化浓郁的创业体系,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入驻成都高新区,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最便利的服务和最细心的呵护。”

配置国际创新资源

打造万亿级创新创业中心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围绕国际知名大企业创新中心、国际知名高校研究中心、国际知名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汇聚“三大国际性资源”,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创新创业。

在推进双创工作中,成都高新区的一大特色是,坚持用市场化手段有效配置国际创新资源。投资20亿元,建设21万平方米欧盟创新中心,采用“6+N”模式,打造中国西部的综合性国际开放合作平台,推动中欧企业在资本、品牌经营、市场拓展、跨国技术转移与交易、项目开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依托中韩创新创业园,我们将菁蓉国际广场打造成为中韩创新创业园,重点吸引韩资企业落户中韩创新创业园。”缪晓波说,在未来一到两年内预计将出现韩资企业的入驻高峰,聚集一批优质的韩资企业,成为中韩创新创业合作的典范。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正在着力打造国内知名国际创意产业园。在10万平方米国际创意创业园重点布局IC设计、工业设计、建筑工程设计、科技金融产品研发四大功能组团,按产业发展需求配套国际创意展示中心,一方面聚集发展高端创意产业;另一方面集中培育创意类新兴业态,形成以“创意创新创业”为核心的产城一体新格局。

此外,成都高新区将深入实施“一校一带”计划,深化与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加快推进成电—高新众创空间和平台建设,打造3.35万平方米“高新—成电合创空间”,成为建有交易平台、路演大厅、专业孵化器的专业孵化载体。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