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洪灾之考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洪灾之考
 

2016年7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治涝之痛: 利益博弈下的管廊建设难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二版)

按此推算,仅2016年全年将拉动约2400亿元的总投资规模。如果按8000公里测算,未来地下综合管廊投资规模每年将达到万亿量级。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众多央企闻风而动,屡屡将数十亿大单揽入怀中。记者在梳理中发现,2013年,中冶投资22亿元建设珠海市横琴新区地下综合管廊;2015年10月,中铁建中标延吉市18亿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工程;2016年5月,中国铁建14.77亿元中标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然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众多央企投资热情高涨的背后,面临的现实尴尬却是来自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

首当其冲的就是“入廊难”,也就是拿项目难。本来作为企业来讲,“投建地下综合管廊,是为城市建设服务。然而,面对城市管线管理单位错综复杂的利益诉求,加之传统‘条块分割’的管理思维,想要让‘服务对象’认可参与投建的企业并非易事。”中铁建设(北京)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文忠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不无担忧。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入廊”企业利益相关方缺乏统一协调机制,资金筹集方式、投资回收方案都没有标准可循。“属地政府和我们只是初步进行了探讨,关于什么时间‘入廊’、什么时间运营,都没有明确。”汪文忠进一步解释说。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陶昌银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使“入廊”企业互相之间愿意配合,可理不顺的收费机制使得问题再次陷入尴尬。按照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原则,管廊投资、运营管理方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一次性投入费用和后期维护管理费用两部分。由于收费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企业间难以达成一致,使得企业投资收益难以保证。

“虽然高层不断‘喊话’,要加快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步伐,创新投融资模式,但就实际执行效果来看,资金缺口依然严重。央企作为综合管廊投资建设主体,对于这一矛盾更是难以规避。”陶昌银说。

万亿级市场蛋糕:需打出创新“组合拳”

一面是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一面是庞大的市场空间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在问题与机遇并存的新兴市场竞争中,企业该如何灵活转型、创新应对,成为企业眼下面临的全新考验。

前瞻网产业研究员杨昆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各个行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各方利益主体都有自己的诉求,当属正常。

杨昆认为,地下综合管廊投资量大、回报周期长,入廊管线大多具有公益性,而且不确定建成后城市再无内涝,也不知投资何时有回报。作为新生事物,地下综合管廊在使用过程中的责、权、利还缺乏有效制衡和匹配机制。在经济低迷,流动性偏紧的当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拿出创新智慧。

据记者了解,为化解融资难题,创新PPP融资结构正成为央企不断发力的主方向。6月29日,由财政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关于申报市政公用领域PPP推介项目的通知》,明确要求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等六大领域优质项目,作为重点推介对象。

对此,杨昆建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需要打出一套创新“组合拳”,其中包括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体系、形成合理收费机制、完善配套税收优惠政策、推广PPP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加入等举措。

比如,中国交建飞虎大道综合管廊的“多元协商模式”就比较具有操作性。据中交建二航局昆明分公司总经理曾凡义向记者介绍,这一模式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管线运营管理单位采取协商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管线行业单位来区别对待价格收费问题。此外,根据入廊管线所占面积来区分,按弱电、强电之分进行收取。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长江证券分析师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中国的地方债已达GDP的50%,排涝工程往往都是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的大工程,即使融资成功,也大大加重了地方债的压力;由于资金来源和性质不同,各地管理模式不一,缺乏统筹安排、协调机制,各种水利资金还存在重复投资、重复安排、相互抵项等现象,难以充分发挥投资整体效益。

“每年雨季到来,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城市内涝。城市排涝改建工程也会呼声震天,年复一年,收效甚微。比如今年内涝严重的武汉市,两年前就提出投资230亿元建设排涝改造工程,至今具体进展情况披露甚少。尽管高层不断‘喊话’,可地方政府进展十分缓慢,从提出计划到实施,可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上述长江证券分析师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