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涝之痛: 利益博弈下的管廊建设难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洪鸿
王利博制图 |
武汉告急,南京告急,合肥告急……
今年以来,南方地区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大范围洪涝灾害,而6月以来似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遭遇连续降雨引发内涝,频频告急。
为应对密集高发的城市内涝问题,加快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测算的数据显示,未来地下综合管廊每年需建设8000公里,造价以每公里1.2亿元估算,地下综合管廊每年能带动约1万亿元的投资。
那么,这万亿投资资金从何而来?相关企业将有何作为?这种投资规模能否解决中国城市内涝之痛?
城市整体规划:
与国际先进城市相差巨大
过去三个月,南方密集下了20多轮大雨,不少城市内涝严重,市政管网建设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除了排涝不力,城市居民对市政管网还有更多吐槽。
家住合肥市瑶海区明光路的街道办主任王东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多年来,社区内多个老旧小区供排水设施老化,不同程度出现了供水管道漏水、水质浑浊、水压不足、排水不畅、污水外溢等问题。有的地方“马路拉链”开开合合,影响人们出行;有的地方因反复开挖而塌陷……
在我国,地下网管建设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金德钧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内涝已经成为大中城市的通病,而且日趋严重。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管网系统建设力度不足,我国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由2008年约60%提升至如今的64.8%,提升幅度有限,远低于国家排水管网覆盖率80%的要求;二是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目前主要以小排水系统为主,排水管道口径较小、排水能力弱,城市内涝防治系统受限;三是雨污尚未分流,多数地区现在还主要采取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四是管道老龄化严重,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国内2000年以前铺设的排水管将近一半,占比达到44.97%,漏损严重。
“中国有地下排水系统的城市大概只有50%左右,即使有排水设施,设计标准也偏低,而且我们的管理水平也很低,整体防洪水平跟国际上先进的城市相比,我认为起码相差100年。”金德钧说。
实际上,在大城市建设和中小城区的扩张中,一些建设者急功近利缺少统筹规划,更多注意的是城市的外部形象,重外不重内。
据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员胡贵玉向记者介绍,武汉市30年前投入180亿改造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排涝能力为抵御200毫米/24小时的降雨量,而今年7月5日武汉地区的降雨量,达到了188.7毫米/12小时,几乎翻倍,在排水系统标准严重过低的情况下,不发生内涝才怪。胡贵玉认为,管道老化、严重堵塞而不及时疏通、长期疏于管理改造是造成内涝的重要原因。
综合管廊建设:
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
面对日趋严重的城市内涝现状,专家指出,城市发展建设要注重地上、地下同步。过去几十年,我国城市地上建设突飞猛进,相较而言,地下建设远远“跟不上趟儿”,是到了该下大力气补课的时候了。今年全国两会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2016年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2000公里的综合管廊建设规模,究竟意味着什么?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曾公开算过一笔账:“我们做一个总体的测算,廊体加上管廊附属设施设备,大概需要8000万元/公里。廊体相当于一个房子,里面配上必要的管线,入廊管线投资大概是4000万元/公里。如果建1公里的话,廊体加上入廊管线,大概1.2亿元左右。”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