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7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能建 党建从严助力公司做强做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宋旸 徐万里 本报记者 丁国明

从改革重组中一路走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五年间实现了资产总额、净资产、合同签约、国际签约、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营指标连年增长,同比翻番。公司进入世界500强,获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并完成整体改制,在H股上市。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使各级党组织把管党治党责任扛起来,把纪律规矩挺起来,把监督管理严起来,把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提起来,努力促进集团改革发展稳定。”在中国能建2016年度工作会议上,董事长汪建平这样讲道。

党建从严

汇聚强大发展动力

“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党上下广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4月28日,中国能建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明确提出充分认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紧密结合改革发展实际,突出引领作用,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四个结合”,即与职工队伍素质建设结合起来、与“强支部、促班组”结合起来、与宣贯公司理念结合起来、与落实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公司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通过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国能建有力加强了党的建设,促进了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中国能建先后印发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海外项目党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等文件,对加强党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在从严治党、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中国能建着力加强基层党建,鼓励、推动基层党建创新,一大批各具特色、颇有实效的基层党建创新实践涌现出来。

浙江火电坚持“有效、管用”的理念,党建工作从考核制度、指标、手段入手,建立了“三位一体”党建量化考核体系。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制定了与党建工作有关的52个工作程序,并全部转化为制度文件,全面纳入公司标准文件体系。这一创新得到了国资委党委和巡视组的高度肯定,公司还在中央企业基层党组织示范培训班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宣传谋新

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引领。中国能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始终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伊始,公司明确了“世界能源,中国能建”的组织使命,“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的战略愿景,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工程公司的战略目标,积极营造“集而成团,一家人、一家亲”的氛围,形成“能者善为,建则善成”的核心价值观、“共赢致和,行稳致远”的企业精神等核心理念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中国能建核心理念和行为准则》、《品牌视觉形象管理规范》等陆续发布,企业形象画册、形象宣传片制作精良,总部综合展厅、企业文化展区底蕴深厚,为“中国能建(ENERGY CHINA)”品牌的整体塑造和立体传播奠定了基础。

在对外宣传方面,中国能建积极展示改革发展成就,主动开展主题新闻策划,多次在央视等中央主流媒体刊载主要领导专访等重要新闻,在国资委网站信息采用量排名稳居央企前列,多项作品获评“国企好新闻”。

讲好能建故事,传播好能建声音,阐释好能建特色。中国能建以新闻宣传引导舆论、营造持续健康发展的和谐氛围,以文化融合促进重组整合、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从而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群团务实

打造作风过硬队伍

2013年4月28日,中国能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贾向东参加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作为6名发言人之一汇报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作为中宣部和全国总工会重大宣传典型,贾向东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80后”的时代领跑者、一线群体的杰出人才,成为中国能建众多平凡而优秀一线劳动者的光辉写照。

针对企业劳动密集、智力密集的“双高”特点,中国能建以党建带工建和团建,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通过“强支部、促班组”,助力管理在基层落地;通过开展“劳动模范”、“标杆班组”等评选活动,以及“岗位成才在一线”等职工队伍建设活动,发挥了榜样的示范作用,提升了队伍素质;通过开展档案、焊接、测量等技能大赛,一大批高级人才和技术能手涌现出来。

截至2015年底,中国能建12个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受到省部级“一先两优”表彰,65家单位获评全国和省部级文明单位,40家单位被授予全国和省级五一劳动奖状,500余人荣获省部级以上劳模称号……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启迪、教育了广大干部职工,形成了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崇德向善、积极进取的发展氛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