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6年7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宜家何以用“国标”对抗“国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江金骐

王利博制图

曾创下“一年四召回”记录的宜家,对危机公关的处理也算是个“老江湖”了,但这次小聪明玩过了头。

事情缘起宜家在北美热销的家具“马尔姆MALM”系列橱柜,因压倒并致死6名儿童,6月29日被宜家召回。宜家从北美召回的抽屉柜,在中国也有销售,但宜家明确表示不会从中国召回类似产品。至于原因,宜家中国回复称:在中国销售的抽屉柜符合中国国家标准,还称,这对中国不存在歧视。

宜家的霸气一直扛着,直到7月7日下午,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宜家才遮遮掩掩地表示:愿意为中国消费者免费提供墙体连接配件并免费上门安装;如果墙体不能满足固定要求,宜家接受退货。

不过,宜家的傲慢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一片唏嘘,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各大媒体,对此也连发质疑。无论从情理上还是先例上,我们都认为,产品被召回,根本问题是因为产品存在质量瑕疵或安全漏洞。也就是说,宜家今天给北美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在中国同样存在隐患。宜家拿“标准”做挡箭牌,显然是避重就轻,唯利是图。

首先,我们并不否认我们制定的质量标准还有疏漏之处,即使是我们的“国标”,也还有提升的空间,这一点从近期发生的“校园毒跑道”、“吃人电梯”、“问题桶装水”等事件中找到佐证。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闭目塞听的借口,尤其是事关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质量问题或管理漏洞,对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市场主体来说,“闻者足戒”才是最该有的态度。

令人遗憾的是,宜家作为全球知名的家居配套商,竟然以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回应了中国消费者多年来的厚爱和信任。

宜家自1998年进入中国。到目前为止,它在全球设立了16个贸易区域,其中有3个在中国大陆,分别为华南区,华中区和华北区。至2016年4月,宜家在中国内地的零售商场达到19家,据说开店计划已经排到了2025年,所需仓储容量也由10万立方米扩大到40万立方米以上。销售方面,去年宜家在中国的销售额比上一年增长将近20%,总额突破105亿元。这些数字意味着,中国已成为宜家业务增长最重要的空间之一,在宜家的全球战略中,中国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许正是由于宜家在中国业务的快速增长,才给了宜家的自信和傲慢,以至于宜家中国区零售经理不久前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宜家不需要在中国改变的是品牌的形象。”

我们不必对这一句话做过度解读,但宜家作为一个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一些做法和态度,确实让人怀疑它秉持的商业逻辑。

还以宜家最熟悉的“产品召回”来说事。且不说过去三年,有大约20种问题产品被宜家宣布召回,最耐人寻回味的是,宜家曾经创下“一年四召回”的记录,分别涉及儿童帐篷、咖啡壶、衣柜玻璃镜门。有人说,宜家频繁发布“召回令”,这是大企业认真负责的表现。对这一说法,我们姑且不论有理与否,我们只想问一句:谁能证明这不是它的一种自我宣传呢?毕竟,那些被召回的都是小件物品,即使召回了、压仓了,对它的销售业绩也是不痛不痒。再进一步说,隔三差五就出个召回信息,恰恰证明宜家中国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以部分网友的话说:宜家宜家,态度很好,质量很差。

问题还不止于此,有媒体报道,在国外,宜家就是低端家具的代表,以低价实用闻名,进入中国以后,这种特色尤为突出,货源主要依赖全球低价采购或找代工生产,为保证低价和利润,出现质量问题在所难免。看来,这是宜家常有召回的原因所在。只不过,在宜家频发的“召回令”中,以往宜家都承诺“绝不会降低对产品安全的要求”,但这句话在后来就悄然消失了。

安全,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最底线要求。生命健康权,是消费者的最基本人权,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应受到平等、无差别的保护。我国为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除了在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基本法律上有规定外,还通过《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专门法律予以保护。像这次,对有明显安全瑕疵的商品,宜家如果继续放任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虽然其“符合国标”的抗辩貌似合理,但对照既有法律,其“合法”性从何谈起?

我们认为,标准缺失是管理部门的问题,而商家明知故犯,则是商家的经营道德和对法制的态度出了问题。全球市场那么大,无论公司大小,走到哪里都应该法治当先,如果轻视一个国家的法律法规,漠视当地消费者的健康权,往小里说是见利忘义,往大了说涉嫌国别歧视。这一点,以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许浩明的话说:“宜家的表现,不仅涉嫌歧视,更是违反了国际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给予特别、差别与优惠待遇的游戏规则!”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