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特别报道
 

2016年7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缅怀陈锦华——

情系宝钢

来源:中国企业报  

陈锦华逝世后,宝钢员工纷纷缅怀这位为宝钢建设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老领导。“陈老对宝钢有大恩,对国家有大功,革命事业有大成。”“留下了什么比带走了什么更重要,陈老走好!”“这样的好领导,宝钢人会永远记住他!他永远活在宝钢人的心中!”宝钢一些老领导、老同志聚到一起,共同回忆陈锦华当年在宝钢工作的场景、忙碌的身影,缅怀他对宝钢建设经营发展始终如一的关爱和支持,感念他对宝钢事业的赤诚担当。

难忘:

为宝钢建设他敢说敢为

陈锦华与宝钢结缘,始于1978年。那年的8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的陈锦华兼任宝钢工程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指挥,后出任政委、党委书记。从此,陈锦华一路经历、见证了宝钢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宝钢建设遭遇质疑的关键时期,他敢说敢为、勇担责任,向中央力陈建设宝钢的重要意义,为宝钢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宝钢建设初期,针对宝钢工程的质疑声从未间断。1980年冬天,宝钢工程不得不“下马”。但是,陈锦华没有放弃。12月30日,他给国务院领导写信,提出“细水长流,缓中求活,工程不致完全中断”等三点建议。在信中,他这样描述:施工已进入高峰,一号高炉系统引进设备95%已经或即将进口;现场队伍有7万多人,下马,需要开支8.5亿元;缓建,每年只需再增加三四亿元投资即可。

信发出后,陈锦华将副本呈上海市委领导班子并声明,“这是以我个人名义写给中央的信,如有不当,我个人负责。挨批挨骂,我也不后悔。”陈锦华在《国事忆述》一书中这样回忆道:“后来,我听李先念曾在不同场合说过,在宝钢一片下马声中,只有一个人坚持不同意下马,此人就是陈锦华。”

1981年8月1日,国务院领导批示:“宝钢一期作为续建项目。”

感念:

宝钢发展始终牵动着他的心

离开宝钢后,陈锦华始终牵挂着宝钢的发展。

一位宝钢记者回忆起宝钢投产20周年采访陈锦华时的情景,无限感慨,“当时陈老离开宝钢差不多20年了,却能一一列举出宝钢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成绩,让人由衷佩服。”陈锦华说,宝钢有很多地方值得称道,尤其是其对中国钢铁工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他认为,宝钢成了中国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一座桥梁、一个平台、一所学校。国际上发展钢铁工业的成功经验,首先通过宝钢吸收、消化、再创新,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和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然后向中国的广大企业扩散、传播。

2008年,陈锦华在宝钢建设3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了情真意切的讲话。看到宝钢30年的巨大发展和变化,陈锦华借用王安石的一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他感慨道,“30年前的旧景旧物消失了,新图新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实在让人自豪,让人振奋。”他说,“今天的宝钢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们当年的想象和期望。建国60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后30年发展得这样快、这样好,得益于改革开放,在这种开放形势下,我们放手建设。在这个变化中,宝钢起到了示范榜样作用,有宝钢没宝钢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应当正视和总结的。”

缅怀:

牢记历史使命与责任

回顾宝钢建设发展走过的成功道路,陈锦华认为,“宝钢没有自满,而是不断在关注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在寻找自己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努力进取,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是,没有老一辈宝钢人的无悔坚持和不懈努力,就不会有宝钢的蓬勃发展,宝钢今天就不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一位年轻的宝钢人在追思陈锦华为宝钢建设发展做出的贡献时,感慨颇深。

一位宝钢干部至今还记得陈锦华在宝钢建设30周年纪念大会上对宝钢的殷切希望——“要使我们尽快从钢铁大国发展成为钢铁强国,还需要我们做更多更大的努力。宝钢作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作为我国钢铁工业的排头兵,对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的进步,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

话犹在耳,斯人已逝。当前,宝钢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宝钢人在缅怀和纪念老领导陈锦华之际,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内心坚定的信念与决心,“宝钢第一代老领导一个一个走了,但是,宝钢依然年轻。我们坚信宝钢人一定会传承光荣传统,再创辉煌。”“喝水不忘挖井人。宝钢必将再振雄风,告慰于老一辈创业者、宝钢事业的功臣们。”“宝钢人一定会牢记历史使命和责任,把握改革转型的大好机遇,开拓创新,在智慧制造的道路上前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