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1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1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6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海沥青: 科技创新铺上国际舞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文 于亚群 本报记者 郭伟

 

5月30日,满载6000吨防水卷材产品的货轮从山东青岛港起锚,运抵美洲大洋彼岸古巴,这些标示着“中海油重交36-1”的防水材料,将用于援建该国的国防部、建设部、教育部及150多家糖浆厂厂房的防水工程。

近日,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沥青”)再爆喜讯:2016里约奥运会主场馆地的重交沥青铺设,将全部采购来自该公司的“中海油重交36-1”标号产品,再次让“中国知名品牌”力量展示在世界舞台上。

科技创新砥砺大品牌

中海沥青成立于2002年,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的控股企业,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是集资源、技术优势为一体的“沥青—润滑油—化工—燃料油”综合加工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重质油特色加工基地。

企业凸显出巨大的市场驱动力,得益于该企业精心构筑的自主研发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一直灌输于公司全体员工的血液中。当初公司办公环境简陋,公司领导心甘情愿把最好的条件让给科技研发中心,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具备的专业知识达不到预期要求,他们就高薪聘请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研发中心,同时为外地员工解决户口、家属随迁等难题,彻底用真情拴住这些专业技术人才的心。到目前,中海沥青自身建有1500多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在职技研人员10名,其中90%拥有研究生学历。

为确保新品研发水平占据先机,多年前,中海沥青就与国内久负盛名的苏州防水研究院签订技术合作意向书,由该院派人不定期到企业抽样检查,并结合研发中心的最新数据,为中海沥青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出科学的预判。

内销外贸提升大舞台

成立近25年来,中海沥青依靠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强大资源优势,通过企业自主研发,已开发出荣获“全国沥青质量过硬十大品牌”、“中国道路建设最有影响力的沥青品牌”、“中国沥青行业贡献奖”等称号的“中海油重交36-1”沥青,该产品已凭借其良好的黏结性、柔韧性、抗冲击性、水稳性和耐高低温稳定性等特点相继应用在国庆60周年献礼长安街改造工程、抗战70周年阅兵式道路建设、天津大道项目、世界第一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项目、首都机场项目、京沪高铁等多个高端标志性项目建设之中,为中国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2年,“中海油重交36-1”以产品性能稳定广被境外重大项目拥抱,成为巴西2014年世界杯足球比赛主场馆建设工程指定产品。此后,“中海油重交36-1”又进入非洲安哥拉国际机场项目、土耳其高铁等项目建设,连续多年成功挺进欧洲市场。

由公司自主研发的高芳环保橡胶油,2010年通过REACH认证,获得出口欧盟的通行证,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环保橡胶油生产商。产品相继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目前已出口越南、韩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提质增效拓展大市场

先后通过西安热工研究院、美国道波公司产品质量标准认证的环烷基变压器油,其各项安全指标远远超出行业水平。去年,公司为了改善变压器油的品质,指派研发中心技术人员对产品指标逐项检测,对油品的关键出口指标,如闪点、色度和糠醛含量等,通过优化工艺操作、调整生产线加工顺序、完善设备装置硬件、提高原料精制深度等措施,进行了“私人订制”的提升设计。产品最终凭借低倾点、低温流动性、低苯胺点、低腐蚀性和良好的溶解性、高击穿电压、氧化安定性等优点,在中外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内外客户的普遍赞誉。

2015年,“海疆”橡胶增塑剂系列新产品推介会召开,并顺利通过国内行业权威专家论证。产品完全超越德国H&R、瑞典Nynas等国外知名厂家同类品质。今年上半年,公司又新上马焦化和制氢装置生产线,从根本上提升了二次深加工能力。5#白油、焦化柴油、硫磺等新产品成为公司新的赢利点,为企业打好产品“组合拳”再添新动力。

2016年5月19日,中海沥青在第六届机场建设发展国际峰会上,斩获“年度最佳机场跑道材料供应商”大奖,成为机场跑道材料唯一获奖的供应商。“中海油重交36-1”沥青自2002年首次铺上首都机场,到2014年试刃我国最北方温差最大的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再到2016年亮相非洲西海岸最大的安哥拉新罗安达国际机场,刷新了中国国产品牌机场沥青单笔出口量最大单的纪录。

目前,“中海油重交36-1”沥青的产量一直位列全国行业前五强,引领华东、华北等地区的沥青市场消费。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