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0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0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6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三五”,央企投资棋落何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曾铮

王利博制图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出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目标、思路和任务进行了分解与细化,在创新、产业、区域、生态、社会、开放和改革等层面,提出并部署了具体需要落实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纲要》透析出以下几条重要信息。第一,我国经济发展正在打造新动力、创造新产业、拓展新空间、构建新体制,这一方面将为央企在华投资开辟了新兴领域和营造了优良环境,另一方面将为央企通过走出去获取资源和技术并回国拓展新业务提供了市场机会。第二,我国的传统垄断工业、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部门正在向包括外资和民资在内的社会资本开放,这将为央企在这些领域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国内外、企业内外业务的互补联通提供了重大机遇。第三,我国将全面推进双向开放,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同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这将进一步提高央企“走出去”的便利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资应瞄准提高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相关领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规划的主线,主线也就是工作重点,其他发展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工作重点展开。归纳起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三大任务和目标,其蕴含着极为重要的投资机遇。第一,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为央企加快投资我国高端与新兴产业,以及“走出去”并“引进来”国外先进技术与模式提供了机遇。第二,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有效提升了FDI与ODI双向流动的制度便利性,为央企引进资金技术和“走出去”投资与获取技术提供了机遇。第三,“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项基本任务,为降低央企盘活企业资源、降低经营成本、拓宽投资渠道以及降低投资风险提供了保障。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投资重视加快创新和促进投资消费质量相关领域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目标,它主要体现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和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几个层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增长要更多依靠创新;二是要促进投资效率提升;三是要切实提高消费质量。由此,央企投资应该更加关注创新型产业,更加关注城镇建设、公共产品、生态环保等投资领域,更加关注城乡消费、文化教育、绿色消费等领域。而央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应该着眼于以上领域,加快相关领域海外投资并购,引进海外技术与模式,转而弥补国内短板产业和开拓国内潜力市场。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投资应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层面寻求机会

《纲要》提出,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将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创新发展意味着高技术产业以及互联网等新模式产业空间巨大,协调发展意味着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设是投资的“蓝海”,绿色发展意味着生态产业将逐步拉开帷幕,开放发展意味着“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投资将更为便利,共享发展意味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产业的春天即将开启,央企应该在这些重大理念中寻找并把握投资机会。

《纲要》描绘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蓝图,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统筹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将如期建成。“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透析出的投资机遇,要从创新型经济结构、集约型产业体系、协调型区域系统、绿色型发展方式、分享型社会形态、开放型对外格局、成熟型经济体制的经济模式中把握投资机会,央企应盘活内部资源、加强外部合作、强化融合发展,在更大平台、更高水平、更新模式的战略背景下,加快业务集聚化、国际化和持续化发展。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研究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