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8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8版            特刊
 

2016年6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发企业家精神 推进企业改革创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T01版)陈进行带领大唐集团始终把企业提质增效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以管理创新促进企业提高发展质量,集团效益连创新高。徐和谊把战略管理作为北汽集团发展的生命线,谋划“自主品牌”、“新能源”和“国际化”战略,使北汽集团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制造业中站稳脚跟。通用技术集团、冶金科工集团、九洲电器集团、华录集团、电建集团、香江集团、科达集团、春秋航空等企业逐步探索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管理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依然取得良好业绩,实现企业发展质量效益的稳步提升。

加快企业产品创新。产品是企业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需求的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随着我国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企业只有创新供给,才能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只有提升质量品牌,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才能赢得客户;只有把握产品发展趋势,努力构建产品差异化优势,利用大数据,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才能不断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前些年,我国手机市场被国际品牌垄断。这些年,我国企业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华为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全球排行榜中排在三星、苹果后的第三位。深圳大疆创新公司以技术为支撑,无人机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的市场份额, 成为以科技产品引领世界潮流的中国企业。

培育企业创新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企业要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完善引进、保留、使用人才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大力培养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尤其要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企业家要推动企业深化改革

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但是也要看到,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红利已是企业家的普遍共识。企业家要推动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

深刻认识深化改革的紧迫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积极进展,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优胜劣汰、经营自主灵活、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更加完善。实现这一目标还有4年时间。企业家要增强深化改革的紧迫感,结合本企业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向改革要红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兵器工业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黄金集团、普天集团、海信集团、宝钢集团、华融资产、中和环球等企业坚持深化企业改革,不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推动集团管控模式建设,进行并购重组,使企业实现稳健增长和质量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为了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企业,要着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对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还有许多政策问题需要明确细化,否则会影响这项工作的推动。国有和民营企业都要如实认真反映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问题解决了,才能切实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国建材集团、新兴际华集团、重庆银行等企业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家要做到守法经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企业家不仅要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还要接受法律法规的考验,做到崇尚法治、依法经营。

自觉遵守法纪。企业家是否具有法律意识,是否具备法治精神,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企业家要以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经营管理企业,努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企业家要努力提升法律意识,做学法、知法、用法和守法的楷模。

(下转T03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