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经开区 “云”端上的产业升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马国香 本报记者 朱晨辉
中印软件产业园 |
皇山东夷文化旅游休闲区 |
国家级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创业服务中心广场 |
临沂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
生态开发区 |
滨河宜居区 |
工厂在花园中生产 人才在花园中创新
“其实治理污染和发展经济并不存在矛盾,经开区从建区之初就恪守‘工厂在花园中生产,人才在花园中创新,百姓在花园中生活’的理念。”临沂市环保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周荣刚介绍。
在农业产业园区里,记者看到了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梅家埠葡萄。看着长势可喜的果实,承包户张林告诉记者,他承包了30亩地,现在收入比过去土炼铝时还高了不少,关键是不用再呼吸那些熏得难受的空气了。据了解,现代农业产业园过去曾是100多家土炼铝企业的“聚集地”,不仅产业层次低,而且拖了大气质量的“后腿”。而今则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取代,切断污染“尾巴”的同时也长出了经济与纳税双增长的“果实”。
虽然经开区面积不大,却有长达74千米的慢行绿道。“我们这里西邻沂河,东傍沭河,南依引沂入沭运河,可以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过去大大小小7条河在这里汇聚,污水集中处理率低。为此,经开区下大力气推进城市管网改造,污水全面截流,仅2014年就投资23亿元,完成47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新敷设各类市政管网170公里,‘七通一平’更加完备。”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利水产水务局局长高尚表示。
青山绿水既是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为经开区“引才引智”亮出了一张“宜居”名片,而人才的集聚又推动了经济的增长。这在经开区形成了一道优美的逻辑闭环曲线。以“中印软件产业园为例,已相继‘引智’42名印度籍软件专家来到经开区工作,他们并不是‘候鸟式’帮扶,而是携家人一起在这里安居工作。”
就像看不见烟囱却看得见白云一样,吸引印度专家以及多家知名软件企业的还有另一片“云”——临沂市云计算中心。据临沂拓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传博介绍,云计算中心总投资6000万元,一期已经完成投资3500万元,机房面积1200平方米,目前机房拥有108个业务机柜,可容纳1500多台服务器,已获得工信部IDC资质认证、可信云服务认证等资质。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谭晓燕说,为实现让印度企业和专家在经开区有事干、留得下,其优势有充分的发挥空间,结合当前国家重点扶持产业方向及公司业务主体,经开区将陆续上线“教育云”、“社区云”、“诚信云”、“健康云”等大平台项目,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支持企业创业发展,带动软件产业在经开区继续壮大。
优化完善“四大电商构架” 吸引逾百电商项目落户
对于经开区电子商务事业发展,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关村临沂软件产业基地、中印软件产业园、皇山文化硅谷、智晟科技园、清华同方科技孵化园、机客鑫城、中科大厦等七大电商产业载体先后建成,中国B2B电子商务领军企业——临沂跨国采购中心、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等120余个电商项目相继落户;工信部电商“腾计划”在经开区启动实施,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行,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可信商品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并落户经开区,全区电子商务发展呈现新气象,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3亿元,增长50%;实现税收3亿元,增长110%。
“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对于园区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福田表示,经开区将着力推动电子商务平台再完善、项目再集聚、规模再壮大,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典范。2016年计划新增电子商务企业30家,新增省、市级电商示范基地1家,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100家,新增电商从业人员500人;举行电子商务类培训30场,培训2000人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2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50亿元。
据了解,经开区将围绕临沂商城国际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实施电商“四三二一”工程,即完善电商园区集聚、电商平台支撑、跨境电商促进和电商生态优化“四大电商构架”,完善政策、管理、服务“三大支撑体系”,建设“电商产业集聚带”和“传统企业升级版”两大业务板块,实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一个总体目标。
展望未来,更需扎实苦干。2016年,经开区着力做好园区建设规划和品牌争取工作、电子商务产业招商工作,推动传统市场、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加大电商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同时,明确了电子商务发展方向。支持垂直电商平台建设,以B2B模式和单品电商平台建设为核心,综合发展B2C、O2O等电商业态。
依托综合保税区、临沂空港物流园区,强化对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的招商,面向俄罗斯、日韩、澳洲等市场,采取大宗交易和网络零售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运用第三方平台、自创平台等途径,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同时还要开展农村和农产品电商试点工作,选取经开区月亮湾社区、朝阳社区作为试点,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农村电商实训基地试点工作;以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为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小微网商(众创空间)发展也是工作重心,以机客GIS创客空间、米粒电商创客工厂、齐鲁电商产业园、同方创服为引领,支持和鼓励小微网商抱团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营造经开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十三五”将实现“制造”向“创造”华丽转身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开区力争到“十三五”末,完成以下主要目标任务:跻身国家级经开区50强;业务总收入突破4500亿元,年均增长22%左右;地区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双翻番。产业结构得到新优化;围绕八大产业,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经开区产业结构,力争到“十三五”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7:42。
最终是要打造成一个宜居经开区,具体有这样几个抓手:推进经开区道路、交通、绿化、水利等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新建道路100公里,硬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投资20亿元,铺设完善燃气、污水、供热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公交线路15条,实现全区公交车出行服务全覆盖;创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和海绵城市,打造宜居经开区。
此外,力争到“十三五”末,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实现社
会保障全面覆盖,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龄全覆盖;率先实现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免费,率先实现大病统筹;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经开区8个未脱贫的村居到2018年全部脱贫。
目前,经开区已经形成了高端装备产业园区、现代服务(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区、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健康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地产产业园区以及金融总部产业园区八大园区。产业园区的形成并非只是个面子工程,而是有实际且富有成效的措施来保证园区运转,通过改革与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它们代表了未来先进科技发展方向,园区内聚集了同行业内相对领先的企业,如世界500强企业。
记者从经开区了解到,最初招商是一种“广撒网”的模式,效率相对低下;而如今,经开区抽调负责园区业务的局机关主要负责人担任园区主要领导,负责招商。在招商环节,八大产业园区则有对口的招商局,通过列名单(如世界500强企业)的方式,对属于自己招商范围内的意向企业挨个走访,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创新发展是建设科技创新之区的必然要求,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融资创新,让创新在经开区蔚然成风,实现由“经开区制造”向“经开区创造”的华丽转身。
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经开区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力争到2020年,建成5家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或科技创新平台,20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院士工作站,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0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或一企一技术中心。
在推进企业产品创新方面,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山东省名牌,努力实现由成本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由制造产品向创造品牌转化,不断提高品牌附加值。力争到2020年,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企业达到150家以上,其中中国驰名商标达到30家以上,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100家以上。
展望“十三五”还剩下的四年半时间,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福田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时强调:要引导企业加快推进“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打破垂直产业链,构建以核心业务为支撑,多元互动、跨界融合的创业生态体系。要深入实施名牌战略,推动山东临工争创全国质量奖,临工金利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机客、荣鑫、千源、力奥、双越、瑞钢联争创山东著名商标,蓝天争创山东名牌,机客、旭洋争创市长质量奖,争创“工程机械全国标准化示范园区”。通过融合创新,力争山东临工、翔宇、众泰、东部铜业、施可丰等5家企业纳税过亿元,同比增加2家;75家企业纳税过千万元,同比增加5家;100家企业纳税过500万元,同比增加1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