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科技革命·产业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科技革命·产业调查
 

2016年6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低碳:精准发力新五年

“十三五”期间,循环经济将针对工业、农业、城镇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确定技术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季辰

绿色发展成为经济新动力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已成为必然。循环经济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引擎”。

中国循环经济建设,从“十一五”到“十三五”始终在国家相关政策推动下,整体规模持续扩大,市场布局愈加完善,产业链不断延伸,使得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不再走“过场”,逐步迈进零排放、垃圾资源化的时代。

业界呼吁环保政策落地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中国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科研力量,下一个五年产业发展将逐步与国家循环经济建设并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认为,“十三五”期间,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确保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国际承诺低碳目标。妥善处理好资源利用、保护环境的关系,通过低碳生产、循环利用,减少包括碳排放在内的废弃物污染,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转到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当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共识。

四方力欧董事长胡朝阳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如今政府搭桥提供资源,组织农民将垃圾交给企业,企业主导资金技术运营,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利益共享,使农业循环经济常态化。

一家研究垃圾资源化的企业总经理认为,目前国内某些企业已掌握以生物菌群为核心的第三代垃圾资源化技术,使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厨余等垃圾转换为生物柴油、天然气等物质,为城市车辆、电厂提供能源。

据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使得垃圾热值提高,实现气化燃烧技术,二噁英、垃圾渗滤液实现了零排放,发电效率提升30%。

而在工业固废方面,落地重点取决于政府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以及PPP等政企合作项目开展的顶层设计、实施方案。

“十二五”期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重点工程总投资1000亿元,大规模投资逐渐推动了工业固废处理产业的进步发展,倾倒丢弃量占产生量的比重已降低至0.04%。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固废没有得到综合利用。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显然是因为处理技术、储存能力尚无法满足需求。

在记者走访的多家固废处理企业中,多数企业主纷纷表示这一行业的行政审批比较严格,对固废处理各类细分行业均有各自的经营许可资质,而且各地区资质并不都通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工业循环经济项目发展的壁垒。

相关专家认为,对于工业固废处理行业而言,审批上增加一定的难度很有必要,工业固废处理如果企业技术落后,会导致严重的二次污染,相关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运作规范。

实现绿色经济效益共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相继出台了不少措施。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全面高效利用资源,推动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家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认为,在“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绿色化建设的许多领域,属于市场调节失灵的领域,将“采取政府政策引导和绿色投融资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和放大杠杆和政策导向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认为:“‘十三五’循环经济科技创新,要根据工业、农业、城镇不同领域的要求,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路,针对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确定技术发展方向。”

未来五年中,法律法规要不断完善。在过去五年中,人们已经对垃圾分类有了明确认识,蓝德环保-德州众和市场负责人李学强认为,“十三五”时期,国家要通过立法,规范垃圾的分类行为。钱易告诉记者,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要从源头抓起,研究前端的生活垃圾减量化,及健全垃圾分类制度,减轻后端处理负担,同时要实现绿色循环经济效益共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殷瑞钰提出,未来五年,发展循环经济应坚持“3R”原则,从物质、能量、时间、空间和资金等五要素优化集成,以工业生态园区、“城市矿产”、产业转型升级、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业余热等为切入点,将循环经济落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一次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绿色发展是民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需要面对雾霾和水污染及土壤污染问题,“十三五”期间,我们要采取措施,低碳发展,节约高效利用资源,进行绿色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