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3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3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6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家建筑国企的环保成本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钱英

日前,有机构预计,到2020年,新建绿色建筑市场增量规模将达到2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24%。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到: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住建部办公厅总工程师兼办公厅主任王铁宏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现有的建筑技术路径(称之为传统技术)形成于1982年,即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又称湿法作业,客观上讲,虽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亦十分突出。”传统建筑技术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加上节能减排的要求,必须加快转型,大力发展和推广工厂化装配式建筑,“这是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

节能降耗是硬指标

提到住宅产业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在推进住宅产业化、推广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控制方面,要求国有企业率先取得突破,做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燕通公司是由北京市政路桥集团和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两大国有企业,为加速推进北京市保障性住宅建设、践行住宅产业化理念,于2013年8月合资组建的一个新公司。

近年来,北京燕通公司积极致力于住宅产业化的研发、应用、推广,在广泛调研、深化引进、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全市最大规模的建筑产业化基地,成功打造了北京市第一条住宅产业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建筑领域的新突破。北京燕通公司技术总监任成传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公司已经具备年产10万立方米建筑构件的生产能力,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和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建筑构件生产商。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北京市装配式住宅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和‘国内一流装配式建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有数据显示,房地产、建筑行业碳排放量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其主要污染不仅来自材料生产,同时还来自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对此,任成传表示,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装配式生产60%以上的混凝土湿法作业转移到工厂车间内,实现了集约化、封闭式生产,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这种建造方式可以减少现场垃圾80%,减少材料损耗60%,降低能耗50%,节水30%,还可以有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对于厂区内的自动化生产线任成传这样讲道,与传统的固定台座生产方式相比,我们的生产线采用的是蒸汽养护窑集中养护方式,可以节约能耗50%以上。而且蒸汽养护锅炉采用的还是天然气清洁能源,大大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此外,混凝土搅拌站的搅拌系统和砂石料仓都是全封闭的,这种设计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有效控制粉尘污染。

产业化进程发展缓慢

然而,公司成立三年以来,面对经营业绩连年亏损的现状,任成传还是向记者提出了建议。“北京市政府已经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力度。2013年市国资委拨付科技创新资金3000万元,支持产业化基地建设和项目实施;2014年北京市住建委拨付498万元墙改基金资助‘装配式住宅新型预制墙板生产线建设项目’,同时承接了海淀区温泉C03公租房项目、马驹桥公租房项目、郭公庄公租房项目等,但是即便如此,效益却始终提不上去。”任成传坦言,现阶段国家政策力度还是不够,推广起来存在难度,“相较于装配式建筑,老百姓还是更愿意接受钢筋混凝土的传统建筑”。

随着人口红利淡出,依靠廉价农民工建房的道路已渐行渐窄。自1999年住宅产业化正式提出,已经进入第二个10年,但由于房企参与度低、产业链不成熟、成本居高不下、缺乏政策有力扶持、市场质疑声不断等原因,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仍显缓慢。

目前,住宅产业化在发达国家普及率较高,尤其是日本,接近70%左右的住宅均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预制率达到60%—70%左右。国内大城市中,北京和上海,住宅预制率可达40%—70%左右。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万科在北京开始试点住宅产业化施工后,北京一直在艰难而坚定地推广着住宅产业化的进程。

“一种创新技术在开始推广的时候自然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传统阻力,如一些设计单位或人员还偏于保守,习惯采用传统技术设计等,但只要解决了好、省、快三个核心要素,推广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尤其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要求‘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这些必将对推广装配式建筑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王铁宏表示,当前,随着技术的日臻成熟、改革的日益深入,发展和推广装配式建筑恰逢其时。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