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创新 是“工匠精神”的内核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许意强
近日,两家全球化进程最快的中国企业,引发舆论圈刷屏。一家是遭遇巨亏的联想,另一家则是创净利润新高的华为。
事实上,透过联想与华为的业绩表现,公众将更多的好奇锁定在那些被华为“摞倒”的“曾经王者”。不得不说,它们的倒下一是缺乏主心骨,喜爱亦步亦趋,习惯性地在外资企业后面“跟跑”;二是缺乏钉子精神,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遇到阻力就选择撤退,没有坚持的勇气和精神。如果说前者是自信不足,那么后者就是韧性不足,而这种不足正是中国企业长期以来“工匠精神”缺失。
今天,当我们将“工匠精神”以史无前例的高度加以宣导时,我们看到,不同的市场主体都能给出自己的答案和标准。但是,真正回归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层面后,很多企业并没有将“工匠精神”从口号理念变成实施路径,也没有多少企业真正将“工匠精神”变成推动企业从跟随到超越的核心动力。
相比之下,德国和日本等一些制造强国,对“工匠精神”的诠释生动得多。比如德国企业的“工匠精神”,留给全球的印象就是一丝不苟,甚至在很多中国企业看来,德国企业的这种“工匠精神”有点古板和教条。但是德国企业正是通过对这种细节的坚守与坚持,才成就了今天在全球市场的口碑和信誉。同样,提及日本企业的“工匠精神”,全球人几乎都知道,日本产品无论是设计还是制作工艺,无不体现着人性化和实用化,比如一台电视机屏幕的长宽比例,家庭轿车中的儿童座椅等等,其设计无不让人觉得“刚刚好”,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用来描述日本企业的“工匠精神”是十分恰当的。
回过头来,如果要谈当下中国企业的“工匠精神”,外界很难有个直观的、深刻的印象,当然,过去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国无论是民族工业还是商贾服务,我们的“工匠精神”并不缺少自己的内核和文化。从这个角度上说,与其说中国企业“工匠精神”缺乏,不如说是迷失。迷失的根源在于急功近利,在于急于求成,在于怕被别人甩开。
在很多领域,中国企业都不是开拓者和领导者,都是从模仿、跟随起家,通过“小米加步枪”的快速打法,以大规模的低成本制造优势,在全球市场上从占据一席之地,到拥有半壁江山。做“大”之后的中国企业,过于迷恋自己在全球市场上的一定优势,根本没有想到“做大”与“做强”的关系。因此,在抱有一种“今日有钱今日挣”的心态下,一步一步陷入“为了做大而做大”的迷途之中,不仅将原有主业竞争优势丧失,同时还在“新技术一日千里”的竞争格局中,被竞争对手“区隔”,被饱和市场挤压。
智能手机作为华为新生的主营业务,华为无悬念地成为中国第一家年发货量过亿的智能手机厂商。想当初,华为进入智能手机领域,除了苹果和三星等国际大牌虎视眈眈,在国内市场,同一量级的还有联想、海信、酷派、中兴、HTC、小米、乐视、锤子等诸多品牌相互鏖战。在竞争中,华为逐渐意识到,通信产品的卖点必须由“价格”变成“品质”,这种对技术品质的专注态度,在接下来的企业运营中,很快就被彻底渗透到各个层级。华为的这个态度几乎是“华为精神”的自然延伸,以业内人士的话说:华为每一款手机都经过上万次的试验,每次试验就是为了让产品充分暴露问题,目的是确保出厂后的产品让用户心服口服。
相比之下,同是做手机,但不少企业对品质和技术的专注和投入,与华为相去甚远。从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出,其他的手机品牌,一谈技术就说产品外观如何精美,一谈产品开发就说个人情怀如何深沉,一说市场定位就说如何营造“抢购潮”,总而言之,没几个在踏踏实实做研发、做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的联想在手机业务上完败华为,今天的小米被认为进入“中年危机”,以及其他勉强活着的手机品牌,他们之所以由盛转衰,不是因为生存的土壤不好,而在于他们的专注力不够、投入不足,差异化创新不到位。
可见,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打造自己的“工匠精神”建立与同行和对手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路径上,却要坚持和秉承自主与原创两大理念。
前提就是需要在企业的技术、管理、文化等多个方面,建立起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自主性和原创性的创新变革能力。同时还要形成一种新的精神与文化,那就是甘于做一根针,当一颗钉子,在自己所处的行业和领域,坚持不懈地牢牢扎进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与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