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产业公司
 

2016年5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险+医疗”模式令四方受益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特约记者 罗繁

“保险+医疗”模式将保险和医疗深度融和,这一“化学反应”在近期发酵,业内外多方分析好评占据主流:它将为保险公司、医疗机构、患者、社会及政府四方面快速带来显著变化,并且是获益大于振荡。

保险公司

投资医疗健康领域不仅是保险公司顺应当下投资结构改善的选择之一,同时也是完善保险产业链的现实所愿,给保险公司带来新的和深入的机会。

传统医疗产业是以患者本人为主要支付主体的模式,而将商业医疗保险引入支付体系后,由于其既是“收费方”又是“付费方”,使得其对医院处方监督和患者健康管理自发产生动力,更重要的是商业保险支付时天然的控费动力,更有帮助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天然诉求,给产业闭环的形成带来可能。中国平安副总经理李源祥在谈到平安好医生时就表示:养老险的医保业务,寿险、健康险等的商保业务以及平安付的支付业务,都构成了平安把握医疗支付方的抓手,产生了良好的协同效应。在医疗领域,谁能影响支付方,又能把握入口,就相当于握住了行业的指挥棒,这正是平安好医生的战略意图。

在国际成熟市场,健康管理是保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已证明能有效地降低投保者的健康风险,降低医疗开支,减少保险理赔。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第三方独立研究报告证明,由于健康管理公司的出现,健康保险公司的直接医疗开支降低了30%。

医疗机构

另外,“保险+医疗”最显性的特征是在保险资金的强有力支持下,医疗机构有能力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医疗人才并始终保持医疗技术和设备与国际同步。

对此,作为国内首家由保险企业控股的综合性医院,阳光融和一出生就天然带有的保险基因和优势使得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充满自信:“阳光融和的医疗设备堪称国际一流,医生待遇堪称国内一流,为了病人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一台PET/MR肿瘤诊断设备近亿元投入,120急救车全部原装奔驰,以患者为中心的空间流程改造一次性投入近亿元,这些我们都可以不惜血本,一则让患者受益,二则保持医院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同样,与进入互联网医疗的其他企业相比,平安好医生独有的特质便是背后的健康保险体系,为健康管理产品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商业逻辑支撑与线下医疗渠道的支持。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涛表示,平安好医生未来会进一步凸显险资的背景优势,探索打造健康保险业务与健康管理产业链所组成的服务闭环。

患者

购买商业保险的患者,在试点医院看病时,除医保报销外,患者其它的花费,只要是在商业险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将和医院进行实时结算,相比于患者先垫付、再找保险公司报销的模式,这样的实时结算,将大大简化患者的报销流程。

为做好“保险+医疗”结合的健康服务,阳光保险集团特别研发了与医疗紧密结合的健康保险专属产品,保险责任范围内,基本医保范围内自费部分可报销100%,医保范围外报销比例最高也可达100%,同时推出“直赔式”服务,患者和医院实行实时报销结算,大幅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让客户享受便捷服务。

所以业内把“保险+医疗”解读为“意义重大”并不为过,是保险行业利用其自身优势化解当前面临的医疗资源紧张、保障不足等重大国计民生问题的重要尝试,是在国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发展战略下的一种模式创新。专家评价:“保险+医疗”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市场、个人共同分担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扩大了社会公民的医疗保障范围,将进一步推动医药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政府及社会

2015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保险业支持重大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此举被业内人士视为推动险资在有关领域发挥作用的重要进展。该《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和保险业风险保障的独特优势,支持包括养老、医疗、健康在内的民生工程和重大工程建设。《意见》还明确了信息共享、税收、用地、不动产抵押登记等方面的操作办法。

这种保险+医疗模式的先行先试,将为保险资本助推医改,创新医疗服务提供一种新思路。

因此,一方面,以医保为核心的政策要进一步开放,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张阳解释称,一则医保是信誉的象征,二则医保保证了普通老百姓的看病报销问题。国办文件也对张阳的观点做出了支撑:《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明确规定,原则上通过政府招标选定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业务。

另一方面,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美国霍普金斯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杨燕绥建议商业保险必须打造社会企业,为医疗服务高消费买单,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这样才可能跟基本医疗服务吻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