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工匠精神 企业必须学会走自己的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许意强
核心提要
没有原创、独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文化,既不是工匠,更不是精神。对于所有中国企业来说,工匠精神的关键就是不能千人一面、人云亦云、一窝蜂而上,而是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建立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
日前,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3个字总结华为的发展历程——痴、傻、憨:别人炒房炒股,华为不为所动,在过去28年坚持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对准全球信息通信行业这个“城墙口”冲锋,从过去几十人到现在几十万人还是如此坚守,持续向西方企业学习管理经验并探索自己的管理创新道路。
痴、傻、憨,是过去28年来一直推动华为持续增长的工匠精神核心所在。不过,对于一直将华为作为发展标杆、欲模仿和复制华为成功经验的众多中国本土企业来说可能要失望。因为在全球信息通信行业,华为注定只有一家。这既有时代赋予企业发展的独特动力,也有作为企业家的任正非赋予华为独有的基因,还有几十万华为人长期探索出的模式与激情。
不只是华为,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大浪潮中,涌现出来的海尔、联想、美的、长虹等传统企业巨头以及阿里、百度、腾讯、小米、360等互联网巨头,其发展模式、成功基因等内生性增长体系都是无法被复制和克隆的。因为在每家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份独具匠心的差异化竞争力在支撑和驱动。
如果说,作为企业掌舵人的企业家是带领员工朝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发起冲击的冲锋号,那么隐藏在每家企业内部的工匠精神则是企业家不断鞭策自我,不断凝聚企业员工动力,不断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纽带。由此,工匠精神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除了要强调专业专注与坚持不懈的坚守精神,更要重视对于独创、原创、个性和差异化的创新精神,这才是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
过去30多年的中国企业发展历程充分表明,任何企业要想在自己所身处的行业和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不只是在中国市场取得发展的主动权,还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的抢夺和竞争。这其中,除了享受来自外部人口红利等力量的推动,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起企业内部的原创性、独创性和底层性的技术优势、管理模式,真正要让企业享受到创新发展驱动。
面对当前中国企业发起的热火朝天的工匠精神学习、模仿热潮,除了提倡更多的企业要树立打造“百年老店”目标和方向,在战略上要真正立足长期发展、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远景,将工匠精神中最核心的专注执著、坚持不懈动力落地;同时还需要培养和赋予企业更多的“甘为工匠”理念和内核,在策略上要持续不断地推动整个企业坚持原创独创和首创的精神,要将中国传统的工匠职业精神发扬,建立和形成同行和对手所不具备的竞争实力。
“一直被模仿,无法被超越”,这说的就是大量优秀的企业在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一直面临着被同行和对手不断模仿、复制的情况,但是却一直没有被超越,关键就是企业建立起来的一种独特而无法复制的基因。这既是中国企业打造“工匠精神”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企业在时代更迭的背景下谋求弯道超车的最大动力。
没有原创、独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文化,既不是工匠,更不是精神。对于所有中国企业来说,工匠精神的关键就是不能千人一面、人云亦云、一窝蜂而上,而是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建立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
正如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在打造工匠精神、探索工匠化发展的道路上,中国企业不仅仅要与自己比,要与同行比,还要同时代赛跑,要真正将竞争的主动权立足于产业和时代的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满足用户需求的时代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