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陡降背后:民企再次呼吁公平竞争
发改委将出七项措施稳定民间投资,包括营造公平竞争投资环境及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虹
图为河北一家民营冶金环保设备制造公司工人在工作 CNS供图 |
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出现大幅下滑,引起中央高层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称,要抓紧建立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民间投资进入电力、电信、交通、油气、市政公用、养老、教育等领域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尽管政府不断倡导,但在现实中,一些基层机构对企业包括行业准入、政策及融资支持方面的实质性帮助还存在一定距离。民企期盼能得到真正支持和公平竞争的机会。
民间投资大幅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7%,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3万亿元,同比名义仅增长5.7%,增速落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个百分点,增速比1—2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出现“腰斩”式下跌。
从历年数据来看,2013年到2015年的36个月里,民间投资增速一直都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但进入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开始一路下滑,从2015年同期的13.6%急速跌落至5.7%。而2013年,民间投资增速曾经达到23.1%。
对于民间投资增幅回落较大的原因,民生银行报告认为,主要有五方面所致:一是经营风险加大导致民间资本“不敢投”;二是投资回报率下降导致民间资本“不愿投”;三是行业准入限制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投”;四是融资渠道不够畅通导致民间资本“没有能力投”;五是政府服务意识相对不足导致民间投资积极性减弱。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在我国,特别是石油、煤炭、钢铁、交通、通信等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都在其中牢牢地占据着支配地位,在此政策环境下,我国的民营经济实在是难以放开手脚。政策、信贷、投资来源、项目审批、企业规模、政治影响力等优势全部集中在国企手中,民企多是凭借自身努力拼搏,因此压力较大。
兴业证券研究团队表示,从三大产业的划分来看,民间与非民间投资分化最严重的是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民间投资占比下降最快的是一些具有公共属性的行业,比如水电供应、公共管理、水利建设等。
民企呼唤
更多实质性支持
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更好激发非公经济和民间投资活力。李克强称,要抓紧建立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民间投资进入电力、电信、交通、油气、市政公用、养老、教育等领域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坚决取消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做到同股同权,保障民营资本合法权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央的倡导和基层机构对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政策以及融资支持方面的实质性帮助还存在一定距离。
“作为企业法人,我获得了国家科技成果鉴定书,在国家科技网站上能查阅到我的成果,云南省科技厅也认可我的专利。但是投资人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就因为我们不是国企,而是民营企业。”昆明红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一江表示。
刘一江称,“我的专利项目是石化燃料,该成果运用在交通、科技上可以节约30%—50%的成本。但是现在在企业融资方面,我们却遇到了隐形门槛。”
据记者了解,刘一江也曾向“昆明市人民政府市长热线”反映其企业融资难题,而该市长热线给予的答复之一是:“市科技局根据企业的要求与相关银行对接协调过,但银行不同意安排贷款。”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信贷资源长期倾向于央企、国企和地方政府,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资源和他们对经济体的重要性远不相称,很难获得中长期的融资支持,成为市场中的弱势群体。此外,由于改革不到位,一些领域对民间资本是“明开实禁”的。比如基础设施当中的水、电、热、气等价格受到严格管制,投资收益无法预期,尽管已经开放10年,但民间资本进入热情并不高,民间资本在电力、热力等方面占有的比重只有13%左右。以电信为例,能赚钱的业务,基础运营商是断然不会轻易拿出来的,虽然发放了很多民营虚拟运营商的牌照,但要真正赚钱还很困难。
财经评论人士温奕俏表示,目前行业垄断阻碍了民间投资的步伐,这是影响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政府需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使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同台竞技。
记者了解到,包括浙江、湖南、陕西等多个地方近日都推出了多种吸引民间投资的政策,这其中不仅包括放宽准入渠道,更在PPP方面大规模发力。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12日,地方政府已经推出7835个PPP项目,总投资额约8.8万亿元。不过,这些PPP项目落地率约为21.7%,大部分PPP项目还在前期准备中,其中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少是一大问题。
深圳市晟泰医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宏彪表示,“作为民营企业负责人,我一直在努力学习PPP运作模式,应该说PPP项目推广到现在,大家磨刀霍霍却没有真正下手。”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说过,“政府不要把PPP‘肥肉’都给了央企”。
激发民资投资热情
需多点发力
为应对紧迫和急速下滑的民间投资,国务院在5月4日和11日的两次常务会议上也都连续作出了部署。决定围绕国务院2014年出台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相关文件落实情况,选择部分地区进行督查,同时开展第三方评估。此外,还提出将投资项目开工前的报建审批事项由65项减至42项,其中规划许可、市政设施建设等24项审批整合为8项,并保留涉及环保等方面的法定审批事项。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5月12日也表示,发改委将采取七项措施稳定民间投资,包括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营造公平竞争投资环境、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大力推广PPP模式和加强服务规范管理。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表示,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盘活存量资产的方式不应仅限于国有企业,也应同样适用于民间资本和企业,这样有利于降低民间企业的杠杆率。与此同时,也需要让货币和信贷资金惠及到民间企业,让低成本的资金活水也能润泽民间企业,而不仅限于在房地产市场、金融机构内部、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空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指出,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资本的带动作用。比如,基础设施是政府投资重点投入的领域,也是民间投资增速大幅度下滑的领域。应加快改革,创造公开公平的投资环境和投资空间,提高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从而带动民间投资增长。
民生银行报告指出,更大激发民间投资,需要从以下五方面继续发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稳定民间投资预期;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民间投资的活力;加强金融供给侧改革,发挥金融体系对制造业发展的杠杆作用;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产权制度,推动民营企业在新常态下创新发展。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民营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代表,仍然存在大量的产业升级机会,如在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将迎来技术革新、弯道超车、大数据云计算和海外投资等四大机遇。民营企业家要正确认识形势,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树立发展信心和把握时代机遇,坚持用法治思维做好企业风险防控,必须严于律己,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守住企业依法经营底线。”宋清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