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金融资本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金融资本
 

2016年5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P2P平台野蛮生长 整治风暴不断加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金开尔

从2013年到2015年,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P2P网贷行业成交额就从首度突破千亿到拿下万亿大关。然而,令网贷平台们头疼的是,收益情况却每况愈下:2015年行业总体收益率为13.29%,相比2014年大幅下滑4.57个百分点,是自2013年以来连续第二年大幅下降,且2016年或将面临更大下行压力。与此同时,随着平台数量的快速增长,各种问题亦不断暴露,让P2P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业内人士表示,2016年将加大互联网金融行业整治力度,P2P也将加速洗牌。

P2P平台增长迅速

据和讯网数据统计,从2007年开始至2011年底,国内累计成立20家P2P公司,有效投资者共计不超过3万人,累计交易金额5亿元。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互联网普及程度、移动端互联网普及和金融理念等方面的客观制约,这一阶段为萌芽阶段。

2013年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当年年底,平台有效投资人数量猛增到9万人,到2014年井喷至50万人。在爆发式增长阶段,很多创业的平台开始大量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以寻找本地借款人为主,对借款人的实际资金使用情况、还款能力和抵押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有效降低了借款的风险。

2015年,随着政策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很多企业开始正式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大多选择收购或者入股等方式,互联网金融行业也进入了行业细分阶段。2015年新上线平台全年新增1917家,平均每月新上线159家平台。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P2P网贷行业除港澳台地区外,行业累计平台总量达到3859家,环比2014年大幅飙升达64.63%。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同质化平台骤然增加,很多平台运营者开始盲目追求客户数量、平台交易规模,于是,通过打着与担保公司合作、某大股东参与等旗号,或者是绚丽的营销手段加之高额的投资回报等方式,成功地引起了投资者的疯狂参与,也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鲁粤浙成问题平台多发区

据统计,截至2016年3月,国内累计成立的P2P理财平台达3984家,已有1523家公司倒闭或者跑路,问题平台占比高达38%。

从问题平台爆发的具体地区来看,山东、广东、浙江高居前三位,其中山东地区最为严重。2015年出现多达192家问题平台,行业占比高达20.94%,广东爆出151家,浙江、上海、北京也紧随其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年P2P网贷行业累计新增问题平台高达917家,数量较上年增长超过3倍有余。

进入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长期积累的问题集中爆发。短短4个多月里,互联网金融行业接连曝出大型平台破产倒闭案例。继中晋、快鹿之后,规模达百亿级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融易贷被曝出问题。

5月6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市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会议上,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聂林坤坦言,“互联网+非法集资”趋势明显。截至目前,广州因提现困难、跑路等出事的平台有19家,涉案金额少则几千万元,多则数亿甚至数十亿、数百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了吸纳更多的资金,大都喜欢用高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然而,不少平台吸纳的资金很多都未流入实体企业,而是进入了股票市场,这就造成一旦股市出现大的波动,这种“脱实向虚”的玩法便无法收拾。

整治风暴不断加码

网贷平台接连倒下,互联网金融形象从高峰迅速跌至低谷,甚至成了“骗子”的代名词。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刮起了整治风暴。

今年1月底开始,以农行、招商银行等银行为例纷纷宣布关闭与P2P交易接口,上海甚至全面叫停了金融领域企业注册。4月13日,工商总局等17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及以投资理财名义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专项整治工作。4月14日,互联网金融整治再加码,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仍是基于信用对风险进行严格管理的行业。”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赖小民建议,由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对从事某类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各类市场主体实行统一方式的监管;开发建立统一的网上监控平台,对互联网金融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实时流程式监管。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