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5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转型 川煤集团加快多元化发展步伐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龚友国

在全球经济疲软的背景下,煤炭钢铁产能过剩同样波及影响到四川相关产业,作为四川省内最大的煤炭产业集团,公司生产经营也步入极其困难的局面,正处在改革脱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四川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徐进在对川煤集团深入调研、指导和推动企业加快改革脱困转型发展步伐时指出:在企业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信心和决心比黄金更宝贵,要通过科技创新、转型发展以及实施多元化发展等战略,逐步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使企业业务布局更趋合理,降低风险。

多措并举

一季度基本达到目标

在川煤集团日前召开的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景宏年表示,“一季度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下去。”

通过多措并举,川煤集团一季度费用降低了1亿元。景宏年称,“这是在这两年持续的扭亏、降本、增效工作的基础上,一个季度减少了一个亿的支出,这确实不易。”

川煤集团总经理刘万波表示,经济继续下行没有改变,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价格与制造成本倒挂,收入持续大跌,亏损持续攀升,资金空前紧张,各类拖欠居高不下,再加上环保压力,所有债权机构、银行对煤炭行业都持等待、观望状况。煤炭行业现在处在严冬期、急冻期,要有长期抗战苦熬的思想。

刘万波称,川煤集团目前面临三大任务,一是必须要改革脱困;二是产能退出,让企业轻装减负;三是科学转型,制定指导性意见,明确各个产业转型的负责人,成立专门的小组,向煤层气开采,生态农业、现代物流、医疗康养等方向转型,稳扎稳打,寻求突破。

对于川煤集团千方百计推进改革脱困的种种努力,徐进在实地调研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徐进指出,在经济下行、行业低迷,面临多重困难挑战的严峻形势下,川煤集团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理念新、意识强、措施实、目标明,精神没有垮,精气神很足,对未来充满信心,采取的10项改革脱困综合措施也已初见成效,实属难能可贵、可圈可点,也让我们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徐进表示,川煤集团改革脱困最为急迫。省国资委将全力以赴、主动作为,帮助支持川煤集团解决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全力协助企业进一步梳理相关问题和政策,研究提出“一揽子”方案措施,并积极做好向上汇报和与有关单位的沟通衔接,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同时,徐进还将各项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相关委领导、处室和企业,明确了完成的时间要求。

八大意见指导企业

加快推进改革脱困

对川煤集团下一步加快推进改革脱困工作,徐进提出了8条意见:一是再鼓干劲、再添措施,迎难而上、扭亏为盈。在企业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信心和决心比黄金更宝贵。川煤集团一定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吃透用好用活政策,增添改革措施,在减亏扭亏上取得新成效,尽快扭亏为盈。

二是转变观念,加快科技创新、转型发展,力争在产业多元化发展上有所突破。要通过科技创新、转型发展以及实施多元化发展等战略,逐步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使企业业务布局更趋合理,降低风险。

三是围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尤其是构建科学规范的“三会一层”运行机制,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决策更规范、运转更高效。

四是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激发企业活力。把人才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进一步焕发企业上下的活力动力。

五是善于借用外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盘活资源。要把眼光瞄准省内外、海内外,用更加广阔的视野,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盘活集团存量资产资源,形成新增长点。

六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全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尤其是要从有利于发挥自身产业和技术优势的角度,紧紧围绕“一带一路”、中俄“两河流域”等区域,主动“走出去”承接项目、拓展市场空间。

七是扎实做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积极主动、扎实深入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看到希望、坚定信心,引导他们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一定不要等企业出了问题再去做职工工作。

八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属国有企业系统化防治腐败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一手抓改革脱困,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为企业改革脱困营造良好环境。

川煤集团方面表示,集团公司将进一步主动作为、奋力拼搏,推动企业在2018年底前全面实现扭亏脱困,力争到“十三五”末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一流的大型能源综合企业集团。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