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出口挑战严峻 企业探索新型商业模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虹
CNS供图 |
外贸形势严峻复杂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其中出口3万亿元、进口2.2万亿元,分别同比下降4.2%和8.2%。许多外贸企业面临挑战。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出口虽然不理想,但从历史经验来看,人民币汇率近期的贬值将对出口有明显带动作用。综合来看,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仍将持续。不过,在全球贸易萎缩与外部经济疲弱持续环境下,未来外需将延续偏弱态势。初步判断,出口疲弱、进口回升、贸易顺差收窄将是今年外贸形势的总体格局。
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多个部门也在采取相关措施帮助企业减负。
为稳外贸,国务院日前具体部署了以下措施:鼓励金融企业向优质外贸企业贷款,扩大出口信保保单融资,提高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扩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进一步降低出口平均查验率。
值得注意的是,4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要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取消加工贸易业务审批,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实施支持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政策。鼓励中西部到东部招商引资,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腾退用地经批准可转变为商业、旅游、养老等用途。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张广志日前表示,全国海关把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实施“正面清单”管理,进一步清理收费项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也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为企业减负助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为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培育竞争新优势创造良好条件。
从商务部进行的企业调研情况看,今年出口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出口成本上涨快、人民币汇率不稳定、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
企业创新遇诸多难题
上海证券研究员胡月晓指出,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依然较大,我国与欧盟、美国和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仍处在下降通道;虽然民营企业出口延续增长,但是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均出现明显下滑;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此外,近期针对中国的贸易争端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包括欧美国家对中国钢材、铝制品的反倾销调查和抵制,这将不利于出口增速的持续改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关企业普遍表示,我国外贸主要靠拼规模、拼成本支撑高速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必须由要素驱动向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结合转变,坚持持续创新、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是外贸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一直以来,外贸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在创新之路上走得并不顺利。
一位家具出口企业负责人表示,创新需要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虽然我们拥有自主品牌和产品专利,但是有些企业通过仿制产品和偷工减料在价格上占据优势,这也损害了我们企业的利益和打击了创新的积极性。
而一味仿制的企业也不能取得最终胜利,国内某建筑企业高层对记者表示,很多企业没有创新意识,也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在初步开拓外贸市场之后,就只会投机取巧地模仿其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长久下去肯定是没有竞争力的。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科技创新前期必须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这就使得某些短视的企业并不愿意这样做,期待国家能给予一定支持。
某资深服装出口贸易从业人士进一步指出,创新是有风险的,如果时间太长资金链就会断档,一旦失败,投入的资金就可能打水漂。这对于融资本来就困难的中小出口企业来说,更是高风险的事情。
“现在有些外贸企业特别是国企不是很看重创新,不愿大刀阔斧地改革,而是得过且过,普通员工的观念以及领导层的前瞻意识是最大的障碍。”国内某建材企业内部人士表示。
北京中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指出,除了技术科技方面的创新,管理制度也要不断改革创新。有的小型外贸企业管理制度混乱,员工工资纯粹是老板说了算,奖金提成等工资核定不透明,造成优质员工流失,最后还是公司受损失。
创新需紧盯政策红利
“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首先要转变观念,付出一定的成本去创新,在国家支持的大背景下,自己要有过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企业一直鼓励创新和商业应用相结合,去年申请和授权专利都超过了2000件,出口额也不断稳步增长。”上述建材企业内部人士表示。
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欧洲研究部副部长刘华芹表示,目前我国进入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外贸企业加强高端产能合作阶段,除了不断创新、自主研发,企业也要通过合作将国际上的高端技术和产能吸引“进来”,这样才能提升企业水平,促使产业升级。
要有目的地创新。森富机电外贸部部长李晟表示,针对市场和客户要求,企业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的投入不仅保障了市场占有率,而且也提高了企业的口碑。
国家大政方针对外贸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季度,我国对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及、印度和俄罗斯等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同期对欧盟、美国、东盟的出口下降,合计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46.7%。
在压力和挑战面前,我国已经有一批外贸企业主动提升创新能力,改革生产方式,构建新型商业模式。
例如海尔搭建“海贸云商”跨境电商平台,聚焦全流程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外贸能力,并借此探索“互联网+大外贸”的新模式。红领集团历经10年投入数亿元解决服装定制效率和成本问题,已形成服装定制生产线,而且未来不仅要定制服装,也要定制个性化的穿衣方案,还能为类似的企业提供互联网转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