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建最大再生资源产业基地 期待政策铆上劲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江金骐
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一边是数以千计的资源加工型企业在北京整装待“嫁”,一边是规划占地10000亩、投资200亿兴建的华北最大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在河北定州虚位以待。“两者就缺一个引桥、一个‘媒人’,只要形成嫁接,就能形成多赢局面。”定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徐光军4月20日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经过两年的建设和运营,北方(定州)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无论是配套服务还是基础设施,都完全能满足相关项目和投资的需求。
一场生态救赎
定州位于北京西南方向约200公里,而号称中国最大的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就在定州市的叮咛店、周村、明月店3镇交界处。
穿过一个写有“北方(定州)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拱顶门,就算正式进入园区。记者看到,一条宽阔笔直的园区大道,全长有数公里,这条大道自东向西,将园区齐整整地分为南北两块。沿着园区大道,越往园区中心走,业已运营的项目看得越明显。
“这里本来是一片沙荒地,周边本来是长期从事废品回收的家庭作坊户,现在初步实现了集中、连片生产。”河北瀛源再生资源开发公司总经理范东亮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基地的建设彻底改变了这里的环境和作业方式。
据介绍,定州市是传统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产业基地,130万人口的定州有10多万人从事废品加工业,但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虽然在短期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让家家户户盖上小洋楼。但是,由于家庭作坊生产条件有限,生产设备简陋,无任何环保措施,于是出现了废水、废气、废料等乱排放、乱焚烧的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以前村里各家各户分拣完垃圾后,常把废弃的塑料和橡胶倒进离家不远的一个壕坑,然后直接焚烧。”范东亮说,浓烟遮天蔽日,空气变得特别脏,家里窗户因此改成了双层玻璃,甚至常年不敢开窗。
这种情况让大家深受其害,严重时,当地年轻人报名参军体检时,竟然出现了“全军覆没”。当地老百姓明知这个产业对身体很有害,但他们几十年来对产业形成的依赖,自身又无力改变。
“真正改变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对新乐市的一个通报。”徐光军说,新乐市跟定州市相邻,该市也有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的传统,但2014年其严重的环境问题被媒体曝光后,该市被国家有关部门“约谈”,这促成了定州市“闻者足戒”。
就地取缔还是转型升级?面对这一发展中的困境与问题,定州市领导高度关注,一致认为再生资源产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应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疏堵结合、规范生产、科学发展的措施,利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综合整治加以引导,使其统一管理、生产有序、健康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北方(定州)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应运而生。
提升产业链
“北方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是以政府招商的形式进入定州的。当地政府对这个项目,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解决10万人的就业问题,二是解决当地遗留的环保问题。
作为企业,配合政府完成“两大使命”是首要任务,但也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为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瀛源公司只是提出项目建设不得低于万亩的土地要求。
企业的这个要求对当地政府来说不是个事,因为大片沙化的荒地正需要发挥作用。
“政府和企业在项目谈判上,几乎没有嫌隙,双方很快达成共识。”范东亮介绍,基地总投资200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100亿元,自2014年6月开工以来,仅用三个月就完成征地拆迁,用六个月完成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一年内实现企业入驻,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基地速度。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7亿元,实现园区内道路、给水、雨水、污水、中水、电力、通讯和场地“七通一平”,分拣市场、主干道、厂区支路、206座标准厂房、“三废”处理中心等基础设施,至此也已经竣工运行。随着对外围53个自由交易市场的取缔,入驻园区的企业达到200家,年销售收入20多亿元。
一期工程将重点发展橡胶回收加工、精深再制造、废旧机械电子精深加工、报废汽车拆解再利用、物流运输、节能环保新能源六大产业,目标是打造集生产、交易、信息等于一体的国家级再生资源产业基地。
实现10万人就业,是个看得见、有据可考的事情,而如何解决多年积累的环保问题,这对政府和企业都是个考验。
据了解,瀛源公司本来就有从事城市建设的传统业务,在兴建这个项目时,又与天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在施建过程中,建区地面全部硬化、绿化,进行防渗、防漏处理,并建设雨污分流设施,生产污水全部进入配建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实现循环利用。园区的生产设备,通过高端引进,改进生产工艺,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完全密闭,所有废气将通过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集中回收利用,这样可有效防止粉尘污染,而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将按照环评要求,由基地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政府提出的是两个基本要求,而我们要实现的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范东明说,基地建在沙地上,他们将遵循沙河自然肌理,沿河而居、伴绿而生,建设湿地公园和生态景观带,努力打造集产业集群、湿地公园、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工业旅游示范地。记者在基地看到,初加工区内已建成144座标准化厂房,每座都配装了废气、粉尘、废水收集处理装置。日处理能力1000吨(设计能力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技术先进的固废处理中心都已投用。废水管线直通每座厂房,中水回用设施让水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在规划馆记者看到,整个基地建成后,原先的荒沙滩将建一座产业新城,新城将工业区和商务区、居住区、休闲区、配套服务区有机融合。新城还将建设员工公寓、学校、幼儿园、医院、老年公寓、购物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
“新城的各项建设同步辐射到周边。”徐广军说,基地的建设与周边美丽乡村建设同步,将附近的村庄建设统一纳入产业新城建设规划,加快新型农村城镇化改造步伐。一二期项目全部竣工后,可带动周边30万人就业,对加快当地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发挥推动作用,成为定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政策尚需给力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本来是为了解决由于环境污染而关停的小作坊式的废旧塑料厂能够转型升级继续发展应运而生的,但是赶上了京津冀协同化发展这个大潮流,承接京津企业外溢,这里无疑成为了比较好的战略基地。”这是定州市市委书记赵志栋在一个公开场合说的。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作为非首都中心功能的再生资源企业,迁出北京已成定局。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日产生活垃圾约2万吨,如果用卡车装载,足可以绕北京三环路整整一周。如此庞大的数量,日积月累,足以让任何垃圾填埋场很快就成为垃圾山。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居民环保维权意识增强,导致大家对“垃圾围城”都避之唯恐不及。
“定州离京津不远,又具备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一定的产业基础,在破解‘垃圾围城’难题时可发挥一定作用。”范东亮说,这里不是简单地将京津的垃圾运到河北,而是对其进行再生利用,这一过程中还要杜绝环境污染,也就是说,基地承接京津转运来的废料后,加大分拣力度,引导塑料加工等入园生产,并引进高科技含量的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一边需要迁出,一边有足够的承接能力,按理说这是珠联璧合的事,但是记者了解到,许多京企迁出的意愿强烈,但真正行动的不多。
“原因出在政策引导上。”徐广军说,有的企业虽说已经进入“外迁大名单”,但是企业外迁是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比如其中的搬迁费用如何落实,当事企业部分员工的户口问题如何解决、企业落户后财税征缴如何分配,这些问题对于待迁企业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困惑。
除此之外,包括从事汽车拆解在内的部分企业,他们一方面顾及物流费用,一方面有自己的“小算盘”,比如有的打着“拆解”的幌子,将部分汽车零部件拆卸过后,低价卖出,流入市场。相比之下,如果是进入这个基地,就只能按照相关的汽车报废政策执行,各种小动作在这里几乎没有可能。“市场规则的刚性,客观上也考验着部分客户的进驻意向。”徐广军说。
疑虑归疑虑,该来的还会来。已与基地签约的北京华新绿源公司就表示:“受限于北京的土地资源,公司发展遇到瓶颈,而基地全方位的配套服务设施以及充足的土地资源,势必会吸引京津相关企业的眼球。”
“我们对招商抱有必胜的信心。”范东亮说,首先,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高要求不可能逆转,这是基地最终能胜出的不二法宝。再者,“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已获中央批准,其中生态环保领域将率先突破,循环经济转移占有重要比重,定州在再生资源产业转移承接方面走在了前列,为后续实施方案的出台将提供依据。还有就是基地对入驻企业来说,也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在产业发展上,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类高科技、节能减排项目,入驻后基地负责向政府及银行积极争取无息贷款、各类补贴等资金支持。在用地方面,凡入驻基地企业随时提供项目用地,并均可享受定州市政府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