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第24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4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活煤电转化 榆林能源供给侧改革破冰前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剑波

煤炭、钢铁、水泥等重资产行业被看做是去产能的重镇,而煤炭行业则堪称重中之重。受宏观政策调整、煤炭消费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榆林市面临巨大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速从15%一路下降到8.8%。针对这一情况,当地政府加快实施“三个转化”战略,即煤转电、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并向下游深加工产业延伸,提高资源开发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

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表示,“危机”中蕴含着机遇,能源价格触底,恰恰是调整产业结构的良机。

创新机制

榆林做活煤电转化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指出,能源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应对新常态,能源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破解新常态下能源发展面临的传统能源产能过剩、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制约、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必须创新能源体制机制,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二五”期间,榆林市做大做活煤电转化这篇文章,下大力气打造“北电南送”和“西电东送”输电高速通道。随着几条特高压、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的相继竣工,每年相当于将8000万吨煤变成清洁能源,通过空中高压线运往各地。到“十三五”末,预计榆林市的电力外送能力将提高到近3000万千瓦。

位于榆林神木县的装机2×66万千瓦店塔电厂通过环评,二号发电机正在连续试车发电,每天可将7000吨坑口原煤转化成电,经榆横变电站中转,沿着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向陕西省关中和陕南送电1500万度。

实际上煤转电一直是煤炭利用的主要途径,当前全国超过60%的电力是通过煤炭转化而来的。

在打造“北电南送”工程的同时,榆林市积极争取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的特高压工程,最终拿下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传输距离最长的榆横到山东潍坊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

国家电网榆林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孙自安告诉记者:“这项工程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是世界级的空中输电高速通道,同时也是陕西省内第一条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

榆横到潍坊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成后,每年可消耗榆林煤1100万吨。如果公路运输这么多煤需要载重40吨的卡车拉28万趟,运输过程中煤的损耗率高达5%,还要消耗28万吨柴油,即使用铁路运输也需要18.5万节车皮来完成。而现在一条高压线就可以把煤转化成近400亿度电送出,通过煤转化,使煤的价值得到明显提升。

市场倒逼机制

做好“加减乘除”法

著名经济学家贾康表示,在能源行业,供给侧改革所强调的结构优化,即应通过清晰、正确有效可行的结构优化措施,使能源供给体系更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产能利用率的走低,微观层面意味着项目经济效益下降,投资回收期拉长,宏观层面意味着资金与投资的浪费与低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投融资与经济效益问题。

因此,煤电一体化和煤炭深加工为代表的行业转型,以及上下游企业合并持股的方式都可以在微观上缓解去产能过程中的问题。

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长钱劳动表示,目前,陕西榆林到湖北武汉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神木到河北500千伏和榆林到关中750千伏两条交流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正在筹建中。这几条特高压、超高压输电通道将拉动投资157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2万个。通过综合利用转化项目,榆林丰富的资源得以“就地生财”,这是榆林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支撑。

煤炭业内人士指出,煤炭去产能,去掉的是落后产能,安全高效始终是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由煤到电的转化,是实现煤炭清洁利用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建设大型坑口电厂,既可以实现煤炭的就地转化,又省下了高额运输成本,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煤尘污染。同时,对于解决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往往会出现中央要求和地方利益相冲突的局面。因此,应该以市场倒逼机制为主体,同时运用好“加减乘除”法,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发挥煤电一体化的优势,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实现消化产能、减少成本、降低污染的多赢局面。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