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新材料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新材料
 

2016年4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材料投资潮涌动 风控能力受考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郝帅

3月初,“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正式公布,其中,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磷化铟、碳化硅等下一代半导体材料,成为其中的关键词。作为“十三五”规划中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新材料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投资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相关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所有的投资者在出手之前首先关注的不是收益的大小,而是自己的安全。对于新材料企业的投资也是这样,从股票市场到一般的投融资都在遵循这个道理。

资本青睐 靠技术得收益

某金融机构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一说高科技企业人们总会想到电子、医药等行业,这些行业更容易得到投资。但从最近的形势来看,新材料企业越来越被投资人所重视,特别是那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一定会成为投资者的香饽饽。”

某河北金融机构张姓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一直都很关注新材料企业,这是我们今年的投资重点。”

据记者了解,随着新材料日益受到重视,相关企业受益明显。一些在此行业中有技术优势但之前并没有进入大企业“法眼”的相关中小企业也开始因此而受益。

位于河南的宏业耐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是做耐高温材料的,现在政策对新材料产业非常关注,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某国企在非洲建了一座年产量1000万吨的钢厂,并拟定根据海外市场需求逐步扩大市场。由于我们新材料范畴内的耐高温产品非常符合该钢厂高炉的需要,我们已经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单子。”

上海同济华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由于在新材料及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他们已经成功开拓了挪威、奥地利等海外市场,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企业也成为了他们的客户。

融资变易 还需做足内功

资料显示,现阶段新材料企业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可选融资模式增多,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同时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增多。随着自身发展的完善及政策等诸多方面的支持,新材料企业融资比之前相对容易,但并不是只要有新材料概念就能成功融资。

资料显示,每年IPO被否的企业中,总是会出现新材料企业的身影。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IPO被否的原因很多,但这些新材料企业普遍因为企业规模太小、业务存在外部倚赖,造成持续盈利能力不确定,从而留下了IPO过会隐患。总的来说,业务过于独立,内部规范不完善,募投项目设计与实际不符和持续盈利能力不够是这些IPO被否新材料企业的共性。

上述人士表示,新材料产业应该理性与资本市场对接,只有稳健、合法经营的企业,才有可能在资本市场长期立足;只有符合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才能充分发挥产业与资本结合的正能量,让资本市场真正服务于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壮大。

“资本市场也好,普通的投融资也罢,资金看的不仅仅是盈利,安全是更加重要的。资本与项目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双方合作要达到双赢。”某金融机构钱姓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金融投资的核心是风险控制,所以并不是只要有概念就能顺利融资,新材料企业还是要做足内功,自身发展好了才有资金青睐。同时金融机构之间也要互通有无,银行、信托、担保、融资租赁、创投等机构加强合作,开发适应新材料企业特点的新融资模式,完善债权、股权相结合的产业融资模式,为新材料企业提供更多融资选择,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