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创新驱动 实现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主任邵宁
今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概括一下,能够得到这样几个主题词: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这些概念几乎全部与企业有关。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企业将承担重大的发展责任。我们的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审定工作,应该反映出这一发展阶段上我国企业的努力和创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连续30年的高速增长,使我国人均GDP水平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但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下滑,从2011年的9.5%下降到2015年的6.9%。这期间虽然政府全力增加投资、扩大内需,但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扭转,本轮经济下行仍未见底。
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间我国把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作为一个核心目标,预期年均GDP的增长速度要高于6.5%。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到“十三五”末,在不考虑汇率变动的前提下,我国人均GDP水平可以接近1.1万美元,与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人均GDP水平的下限值就很接近了,这个前景是我们所希望的。如果这一目标实现不了,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下行,我国就有可能进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就业、金融、财政等一系列社会风险都有可能被引发,这个前景是我们所不希望的。
中国经济在近几年之所以出现了下行的趋势,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造成的。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各类要素成本的上升,使得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减少,一些低附加值的初级产业甚至需要转移到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扭转经济下行的趋势,就必须培育出一代全新的、附加值更高的、有足够市场规模的新产业,以接续未来若干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责任。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当前,我们特别需要一批中国企业能够挺身而出,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发展新产业,承担起新产业培育发展的责任,把国民经济增长带动起来。
现阶段我国新一代产业培育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发展高端服务业。从2013年开始,我国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带头的产业。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二是发展新一代高端制造业。我国以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主要是由低端制造业支撑的,基础是庞大的生产能力和低成本赋予的定价权。实现制造业的升级、向高端化转型,是保证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所在。可以预见的是,下一步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所需要的技术只能越来越多地依靠自主创新。
“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要实现中高速增长,需要培育出一代全新的产业。而无论是高端服务业还是高端制造业,都需要以自主创新为基础。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创新驱动发展”的任务仍然需要由企业来破题。
我国这一轮经济下行的过程伴随着大面积的企业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更多地是产业结构方面,目前的产业结构仍带有原有经济常态的特征。在这样的情况下,调节需求来适应一个扭曲的供给结构是非常困难的。
“十三五”时期推进供给侧改革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推进结构调整,使现有产业结构能够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二是通过改革完善经济体制。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任务应是通过改革为各类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
面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挑战和新要求,广大企业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创新应对挑战,以创新寻求机会,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抓住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机遇,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二是扎实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三是探索“互联网+”的新型经营模式,塑造企业发展新优势;四是坚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推动企业发展迈向高端;五是持续开展以降本增效为目标的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发展水平。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广大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系邵宁在2016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有删节)